当前位置:首页 > 常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低效用地到高质量园区常州钟楼西进 “破圈”突围

admin9个月前 (09-24)常州产业信息58

  在常州市钟楼区西进版图上,11.5平方公里的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以下简称“高新园”)风光独秀。去年11月29日,在市委“一区两园”战略部署下,钟楼高新园挂牌成立。行将一周岁之际,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已定,钟楼高新园从陆到湖,志在必得,不断突破瓶颈,将以“两新两智”的产业定位,为常州市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砥砺前行。发展的嬗变,新城的萌芽,正在这片热土显现……

  这里道路纵横通达,基础设施到位,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工业经济要素不断集聚,这就是被312国道、239省道和340省道热情环抱的高新园。高新园书写着奇迹,也见证着钟楼的速度与力量。即将迎来周岁,高新园再次整装出发,朝着省级高新区目标大步向前,致力成为“两湖”新城的快速增长极。

  小小高新园,为何吸引众多“两新两智”企业频频落户?从低效用地到高质量园区,钟楼高新园又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伴随五年蓝图绘就,厚积薄发的高新园,已然“出圈”。

  钟楼区委区政府在制定钟楼高新园产业规划时,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明确高新园要围绕新型膜材料、新光源和智能装备制造、智慧物流“两新两智”,打造专属高新园的核心主导产业。以“创新绿洲、智造高地”为发展定位的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出炉,“两心三廊、十字创轴”的空间结构明晰。未来,高新园将紧紧依托振中路跨运河桥、轨道交通二号线西延、苏锡常城际铁路等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围绕打造西部枢纽节点,在“TOD模式”上持续发力。

  新型膜材料产业在高新园已拥有一定的基础。以裕兴薄膜、华日升反光、华威新材料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膜材料领域深耕多年,在国内外市场均享有较高声誉,光学薄膜、环保薄膜、电子薄膜等领域产业链条协同配套能力逐步完善。同时,依托百亿级国家市场——中国灯具城强大产销和配载能力,激活雅创高科新光源及新兴照明产业园、激光照明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载体的潜力,孵化和导入一批智慧照明企业,深耕新光源,实现价值增长。

  智能装备制造是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发动机”。根据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高新园优先发展高端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算法等关键部件和技术,加快科达斯特恩智慧工厂建设,鼓励和支持杰特塑业、金拓标牌等一批企业迈上新能源汽车发展快车道,加快转型。与此同时,瞄准智能终端,导入一批智能家居等行业企业,力争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一番业绩。高新园历来是物流重镇,在智慧物流上将以京东“亚洲一号”项目为旗舰,打造国家商贸型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构建枢纽经济新高地。加快建设京东智能电商产业园,盘活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资源,挖掘人、车、货、场发展价值,构建以物流为基础,结合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探索园区产业公共仓建设,打造长三角领先的智能一体化供应链产业基地。

  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要素布局。突破土地要素瓶颈,拓展发展新空间,高新园持续推进搬迁征收、低效土地盘整“腾笼换鸟”,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搬迁征收是启动片区开发的头部步,高新园的头部步可圈可点。在搬迁征收工作指挥部,鲜红的党旗每日高高飘扬,党建引领正是“邹区速度”的动力之源。高新园在位于鹤溪村的指挥部设置了临时党总支,4个工作组分别设置了4个临时党支部,吸纳搬迁户党员进入党支部,通过党员带头,助力搬迁顺利推进。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得到群众认可,街头巷尾日新月异的变化让群众更有信心:安置房加速启动、镇区道路改造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园的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对家乡的发展更有盼头。

  9月11日,正式启动高新园核心区东区398户民房、17.8万平方米的搬迁工作;9月21日全部完成签约。同时,高新园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通过低效土地盘整使存量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充分释放出发展新空间。目前,高新园已完成岳津村低效用地企业的收储工作,包括兴盛五金、天一精工、雨天物流等10家企业,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原磷肥厂地块25亩、大进化工地块10余亩、天威建材30余亩等低效用地也已完成收储。

  在高新园,土地指标、配套载体、公共设施等资源要素结合规划蓝图正优先布局,新一轮控规调整了园区10余个地块,调入工业用地指标800多亩。同时,以产业为导向,将园区划分为“1+4+1”功能组团,进一步明确了新项目的选址落位。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开路先锋”。一条条水泥路、柏油路宽阔平坦,纵横交错延伸,像条条“血管”连接着钟楼西部的这座“两湖”新城,为地域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打开高新园片区总体规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纵四横”(“三纵”:工业大道、腾辉路、腾达路,“四横”:邹鹤路、振中路、岳杨路、新西路)的交通路网布局,7条主干道撑起了高新园核心区的整体框架。在“清单+专班”模式下,7条主干道的改建、新建工程已经全部上表、上墙:工业大道即将开工,多条道路已经进入招标程序。核心区同步配套实施的自来水、污水、燃气、供热、通信等综合管线年政府投资项目清单。

  不仅是核心区,整个高新园大地上,处处生机勃发。南北大街兴隆街“白改黑”工程已基本完工,元旦即将通车;园区省重点项目裕兴薄膜110KV专变建设顺利推进,本月底可建成供电;为保障园区入驻企业人才引进,高新园与邹区宾馆合作建设“青年驿站”近100间,同时高品质的“菁英公寓”也将于本月启动改造建设。

  有“城”有“市”,产业“满园”,引得进企业,留得住人,是高新园产城融合的愿景。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园片区生态绿廊建设方案基本确定。将利用腾龙路西侧基本农田分布带,借助现有村庄宅地、田园肌理、水系布局,建设集“田园+蓝道+绿道+创新载体”四位一体的田园栖居创新空间载体,目前正积极对接实施单位,计划先行启动实施。

  高新园,代表着高科技、新技术。这些年,高新园始终走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前沿,围绕产业功能区打造增长极,招大引强、招高引新。

  10月12日下午,2021钟楼·高新技术产业园推介会召开,钟楼区委书记沈东及相关区领导,京东智能产业发展集团、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粤浦科技产业发展集团等70余家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及投融资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谋高新园发展大计。此次推介会现场,智能照明产业园、反渗透膜材料华东产业基地、航空技工学校新建等总投资额超100亿元的18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此次百亿级推介会的成功举行,正是高新区项目招引“招大引强、招高引新”的一个缩影。

  高新园坚持项目为王,随着京东、美宜佳等多个头部企业逐步明确投资意向,高新园项目引育进入“快节奏”阶段。今年列入省市区重点项目累计达20个,同比增长16%。预计全年开工19个,竣工7个,投资额计划增幅接近10%。预计新增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个,1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3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个,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形成重点项目顶天立地、中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同时,高新园高举“高新”大旗,不断在产业特色上谋求精进。今年以来,新申报高企42家,入库18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通过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上市后备企业5家,产业生态逐渐向创新链和价值链头部跃升。

  高新园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水系丰沛、物产丰饶。广袤的农田资源、特色的农业产业、诗意的美丽乡村,使之成为城市发展强有力的稳定器和蓄水池。众所周知,高新园的“底气”除了人口优势和人口红利,还拥有人才优势和人才红利。高新园西部的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殷村职教小镇,是培育职教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伴随着教育改革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资源倾斜,一批更高素质、更高技能的职教人才将为高新园企业发展直接输送关键“技术链”和“智慧脑”。

  根据常州市“532”发展战略,高新园积极发挥长三角中轴支点、两湖创新先导区、钟楼科技创新“桥头堡”的战略优势,在镇域版图内划定四个片区,乡村振兴正是其一。在这一片区,高新园以“振兴”为主题,以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为路径,调整优化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布局,统一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推动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和村居环境的全面改善,培育集创新教育、文创基地、现代农业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城乡融合示范区,探索村强民富、共同富裕的先行先试经验,打造“都市里的村庄”“田野里的都市”。

  坐拥G312、S340、S239、江宜高速等国省干道“大动脉”;坐享星港大桥、平陵大桥、常金大桥、规划在建的振中路大桥四座跨运河水网“大脊梁”;规划中的宁常高速、常泰铁路、苏锡常城际、市域铁路(轨道交通2号线)……“三蕞五优”的高新园将与空港、市区、西太湖形成20分钟交通圈,2小时可通达长三角城市群重点城市!

  一片创新绿洲,一座智造高地,依托长三角中轴枢纽的湖畔高新园,未来可期!(撰稿 童华岗 周晓玲 供图 王栋)

  在常州市钟楼区西进版图上, 11.5平方公里的钟楼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以下简称“高新园” )风光独秀。去年11月29日,在市委“一区两园”战略部署下,钟楼高新园挂牌成立。行将一周岁之际,常州市“ 532 ”发展战略已定,钟楼高新园从陆到湖,志在必得,不断突破瓶颈,将以“两新两智”的产业定位,为常州市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砥砺前行。钟楼区委区政府在制定钟楼高新园产业规划时,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明确高新园要围绕新型膜材料、新光源和智能装备制造、智慧物流“两新两智” ,打造专属高新园的核心主导产业。一片创新绿洲,一座智造高地,依托长三角中轴枢纽的湖畔高新园,未来可期!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changzhou.021cf.cn/index.php/post/908.html

标签: 常州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东方碳谷”常州石墨烯相关产业跻身“国家队”

“东方碳谷”常州石墨烯相关产业跻身“国家队”

  十年蓄势,创新起势。十年前,一颗碳原子开始在西太湖畔裂变,如今,“世界石墨烯看中国、中国石墨烯看常州”成为行业共识。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常州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创新定力,以“懂得、舍得、等得”的创新合作人姿态,全力建设“两湖”创新区等高端创新平台,在石墨烯、碳纤维等领域打造一批高端科创平台,提...

《江苏省石墨烯产业链评估报告》评审会在常州召开

《江苏省石墨烯产业链评估报告》评审会在常州召开

  2021年9月3日,《江苏省石墨烯产业链评估报告》评审验收会在常州召开。江苏省工信厅相关处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苏省石墨烯产业链评估报告》进行验收评审。   省工信厅技术创新处处长李健、材料工业处副处长池全峰、江苏省新材料协会秘书长蒋浩明、副秘书长王志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胡延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张铭、江苏省先进碳材料产业链首席专家瞿研等参加评审会...

【常州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评蕞具服务意识园区】- 一点资讯

【常州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评蕞具服务意识园区】- 一点资讯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逐鹿先锋 云领未来”,产业园与众多学界大咖和业内同仁围绕“数智化时代下的进化与变革”、“人力资源+ABC”、“人力资源VS人力资本”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共话行业趋势、深化未来合作。   在2020中国人力资源先锋评选(产业园)活动中,产业园获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蕞具特色园区”。此次获奖,是对产业园“功能型园区”建设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产业园未...

中天钢铁:在常州再造-个更优质的千亿级产业园

中天钢铁:在常州再造-个更优质的千亿级产业园

  [导读] “的讲话高屋建瓴、振奋人心。”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会长,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总裁董才平10月15日表示,他头部时间收看了新闻,认真学习了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受鼓舞。   “的讲话高屋建瓴、振奋人心。”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会长,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总裁董才平10月15日表示,他头部时间收看了新闻,认真学习了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受鼓舞。中天钢铁从-一个濒临倒闭的...

全力冲刺重大项目!联东U谷·常州国际智慧谷在常州高新区开工建设

全力冲刺重大项目!联东U谷·常州国际智慧谷在常州高新区开工建设

  临近年末,全力冲刺、攻坚突破重大项目。12月7日上午,联东U谷常州国际智慧谷在常州高新区开工建设。   常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新北区委常委、副区长李皓和联东集团常务副总裁梁环宇、联东集团常州区域总经理朱辉等共同为项目开工奠基培土。与此同时,富林泰克、卓一电气、优策电子、艾科思电子科技等首批8家企业签约入驻园区。   联东集团作为国内...

共享机遇共赢未来2022“对话德国”在常州举办

共享机遇共赢未来2022“对话德国”在常州举办

  共享机遇 共赢未来 2022“对话德国”在常州举办   2022-07-07 20:19   7月7日下午,2022“对话德国”活动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举行。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常州市有关领导、产业园内中德双方企业家以及相关嘉宾数百人出席线下活动。   位于江苏省金坛经济开发区内的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是首批“江苏省国...

关于组织2022常州“国际智造”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与智能硬件挑战赛的通知

关于组织2022常州“国际智造”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与智能硬件挑战赛的通知

  关于组织2022常州“国际智造”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与智能硬件挑战赛的通知   索引号:   014109496/2022-00057   关于组织2022常州“国际智造”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与智能硬件挑战赛的通知   关于组织2022常州“国际智造”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与智能硬件挑战赛的通知   ...

制造强省的常州实践

制造强省的常州实践

  在中德建交50周年之际,莱茵河与大运河再度相遇。   7月7日,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对话德国——江苏德国合作交流大会”活动再次将主会场设在常州,将围绕科技创新、数字智造等主题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作为中德合作的先行者,常州与德国明登市、埃森市是国际友城,保持着频繁的经贸往来、产业合作与人文交流,也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德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