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一个园区发展定位看一座科创城市发展

admin9个月前 (09-24)常州产业信息54

  “凭京南门户优势,涿州是当之无愧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也必将成为京雄科创走廊的桥头堡。”对于涿州和谷创新产业园的发展定位,隆基泰和产业发展集团涿州项目总经理李炯非常明确。

  李炯所言的涿州,地处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门。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纵贯涿州全境。作为京广高铁的京外头部站,涿州上可承接北京部分外溢产业,下可受益于雄安新区成立后的辐射带动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涿州作为紧邻北京的京畿要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更成为承接北京科技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区。

  在这样的地缘优势之下,李炯所掌舵的涿州中关村和谷创新产业园,定位在科技创新产业也就成为了顺势而为之举。这家位于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50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米,可容纳千家企业3万就业。

  2016年3月18日,随着在园区项目建设现场举办的“涿州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仪式”的开始,园区正式开建。两年后的今天,聚焦科技信息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的中关村和谷创新产业园已成为明星园区,签约企业近百家,首批企业已投产经营。而这些签约的企业90%来自北京的产业外溢。

  李炯认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大型国企以及北京排名靠前的企业将向雄安转移,形成北京、雄安双中心。众多中小型科创企业的主要客户群也就将分散在北京和雄安两地。“年营收在亿元以内的中小型科技创新类企业,正处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北京原本高昂的场地租赁以及用工成本,对企业是不小的负担。将企业迁移到北京和雄安之间,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考虑了。”

  目前已完成搬迁的北京爱普特科技正是其中的一家。他们在园区购买了一栋3600平的建筑,集研发、生产、办公于一体。这家从事研发、制造烟雾净化系统的科技企业,将总部以及研发、生产迁到涿州,在北京只留下了销售部门。

  “涿州位于北京和雄安之间,符合我们的要求。另外,园区紧邻涿州技师学院、涿州职教园,公司的人才招聘应该不是问题,所以,我们看了两次后,就定了这里。”北京爱普特科技总经理王伯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6年公司面临外迁选址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是交通区位,需要在北京100公里范围内。

  在李炯看来,园区要想吸引科技企业入驻,完善的产业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帮助企业解决人才供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园区北侧规划的涿州产教园、涿州市技师学院可以满足入驻企业的人才需求;位于西北部的涿州高新区学校,可以满足入驻企业职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李炯对照园区规划图,给笔者阐述了产教融合的园区运营理念。

  在李炯看来,目前北京周边的众多科技园区在硬件配套上趋于同质化,除了资产购置、租金、人工等成本大大降低外,能体现出差异优势并吸引企业的还有软环境。诸如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运营服务,给企业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支持,这是企业在选址时会重点考虑的。

  和谷创新产业园两年来的发展历程,也是涿州市在重点承接北京外溢产业,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的缩影。

  事实上,无论是和谷创新产业园,还是涿州市,都享受到了北京进行产业转移,建设雄安新区的巨大红利。

  向前追溯,2012年时的涿州,依然被“大树底下难长草”的现实所困扰,土生土长的涿州人日夜期盼的是并入北京。彼时的涿州,极少有来自北京的企业迁移到此。尽管涿州政府一直也在努力吸引北京企业迁移,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产业立市、借京强市的主体战略,着力发展农场经济、实体经济和总部经济,打造新兴产业示范区、工业聚集区和现代物流园区,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实现全面对接。但收效甚微,受益的,只是因紧邻北京而不断上涨的房价

  转折发生在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随着北京转移非首都功能,涿州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涿州谋划打造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医养健康、文化旅游、高端制造、现代农业六大产业板块。在此基础上,全力打造“四区两基地” 即协同发展先行区、高端产业聚集区、临空经济拓展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两基地”即非首都功能疏解承载地、首都重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涿州的产业发展规划,就是紧紧抓住北京产业转移这个历史机遇,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做优做强产业体系,培育主导产业链,加速新兴产业聚集。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涿州的产业布局蓝图已然呈现。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changzhou.021cf.cn/index.php/post/90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G60科创走廊将进入国家战略

G60科创走廊将进入国家战略

  据人民网消息,12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上,副区长、G60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高奕奕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将G60科创走廊纳入其中。G60科创走廊将成为这项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高奕奕还表示,目前,长三角已有不少城市,如绍兴、衢州、常州等正在申请加入G60科创走廊。   网友2015年发帖爆料插...

【科协要闻】2022年度“科创中国”案例研究课题项目开题会在常州举行

【科协要闻】2022年度“科创中国”案例研究课题项目开题会在常州举行

  2022年度“科创中国”案例研究课题   “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打造的团结科技工作者服务地区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品牌,旨在通过聚焦产学研金用多方力量,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为推动我国电线电缆产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在江苏省科协和常州市科协的共同推动下,在常州市及金坛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常州经开区入选江苏省首批试点

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常州经开区入选江苏省首批试点

  8月2日获悉,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近期开展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工作,江苏省13个县区获批首批试点,常州经开区入选。新的发展阶段,镇村工业园区产业层次不高、亩均税收低、土地利用效率低、空间分布散乱、发展规模小等问题逐步凸显,不同程度存在“危污散乱低”现象。去年6月,常州经开区启动实施园区更新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到2023年整治提升低效工业园区3000亩以上,建成一批土地集约节约、布局合...

关于公布2009年常州市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布2009年常州市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布2009年常州市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名单的通知   索引号:   014109488/2009-00146   义务教育   分别评出了高职组、中职组获奖作品,同时授予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学校2009年常州市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大赛优胜学校称号   关于公布2009年常...

关于常州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公众意见的调查结果反馈

关于常州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公众意见的调查结果反馈

  为扎实推进《常州市“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让“科创中国”实施贴近民意,服务企业,不断提升常州科创能力,常州市科协于11月19日至12月20日组织开展此次调查,现将本次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高校科研机构占10%;政府事业单位占25%;企业占45%;高校在读学生0%;其他占20%。   政府网站占61.25%;公众号、今日头条、知...

刚刚江苏省240个重大项目名单曝光丹阳入围的是

刚刚江苏省240个重大项目名单曝光丹阳入围的是

  原标题:刚刚,江苏省240个重大项目名单曝光,丹阳入围的是...   4月28日,江苏省政府官网发布消息:   我省安排省重大项目 总投资3.5万亿元   今年共安排省重大项目240个,其中,实施项目220个,年度计划投资5225亿元;储备项目2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6个,其中实施项目45个,前期项目11个。实施项目中,含6个...

园区科创基金参与、小米领投智绿科技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园区科创基金参与、小米领投智绿科技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近日,由园区科创基金参与投资的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供应商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绿科技”)宣布完成亿元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小米领投,园区科创基金、元禾控股、涌铧投资等机构跟投,所募资金将用于高压电连接及高压配电管理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完善商业化布局。   智绿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新能...

常•聚焦|全市高企2497家!常州科技创新迎来又一春

常•聚焦|全市高企2497家!常州科技创新迎来又一春

  “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科技工作多年来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硬核”,在多方面彰显出常州精神。2020年,更是在全省创造了多个头部唯一。   从3月9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全市高企2497家,入库数量增幅、申报数量增幅、认定通过率均居全省头部;常州科教城荣膺中国蕞佳创业园区头部名;江苏中关村位列省级高新区头部名;去年,全年江苏集萃碳纤维与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