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常州以“五创”服务推进试点
2020年,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第16位、先进制造业城市排名第17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8%,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19件,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1.3万亿元,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0.4%。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97家,独角兽企业3家,上市企业79家,行业单项冠军企业18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2家,国家级“三中心”15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超过700家。
今年春节后上班头部天,市委、市政府就召开创新发展大会,高举创新大旗,发布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30条”和“若干政策20条”,以空前的力度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打造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按照这一目标,力争到2025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迈入万亿城市“俱乐部”。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43%左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
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市区两级设立400亿元科创基金,撬动1600亿元社会资本,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资规模。新增省级以上双创载体100家,新引进顶尖人才(团队)50个、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1000个,新增省级以上博士后设站单位120家,新增技能人才15万名。
引入学会高端资源,培育“产业创新”。对接两院院士和国家级学会资源,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先进碳材料两大重点支持产业和新能源、工业互联网、输变电装备三大培育产业中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开展对接合作。
探索科经融合机制,推进“协同创新”。构建政产学研金合作平台、新品研发与技术攻关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推进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积极对接国家级专家团队,以聘任市级专家顾问的形式,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