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高新向未来”——常州国家高新区外贸总额常年稳居全市头部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过去十年,常州高新区因产业而兴、因开放而盛,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常年稳居全市头部。
过去的十年,是常州高新区开放脚步蕞快、产业贡献蕞大、发展成效蕞明显的十年。全区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全力做大了产业群、做强了产业链、做优了企业端。
十年奋进路,无日不登高。我区连续多年开展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每年组织开展科技经贸洽谈会,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海、深圳经贸活动周,北京央企对接会,瑞士企业家走进常州国家高新区等国内外各类专题招商活动,开展“云联五洲”活动,做强云招商,全力突破重大外资项目。聚焦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头羊和顶梁柱地位的龙头企业,着力招引一批系统集成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拉动作用大的头部企业,形成“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磁场效应。仅在过去的五年,全区就新增蒂森克虏伯、诺贝丽斯等总投资超10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的重大产业项目72个,其中外资项目35个(十年来,全区新增蒂森克虏伯、诺贝丽斯等8个总投资超3亿美元的重大外资制造业项目)。今年以来,美敦力康辉医疗、比亚迪、合全药业、圣戈班等一批世界500强投资项目纷纷落户我区。
十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产业招商定位,推出产业招商地图,聚焦“两特三新一智能”,即光伏智慧能源、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医疗器械及智能装备制造重点产业领域,全力主攻欧美、日韩等地区,大力招引创新技术优、亩均税收高、发展后劲足的产业项目,持续推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积极培育新动能,引进了罗森伯格、威乐、碎得、SMC、佛吉亚、山特维克、捷佳创、大族激光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2021年,重点产业链贡献了全区近七成的制造业协议外资和到账外资。依靠项目招引,我们在多个产业领域实现了“0”到“1”的突破。像我区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本来没有什么基础,通过中简科技、科泰斯等项目的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鲜明的产业地标。再比如,生命健康产业园从无到有,借助恒邦、联影、千红等项目的带动,2021年产值已经达85亿。依靠项目招引,我们在多个产业领域实现了“1”到“100”的积累。高新区在工程机械领域本来只是有而不强,多年来通过小松、现代、特雷克斯、宝马格等世界巨头的陆续扎根,已经成为了名片产业。可以说,高新区的发展史,也是项目的带动史、更是产业的升级史。
利用外资是全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呈现“大、多、广、高”四大特点。一是总量规模大。利用外资从2012年的8亿美元提升到2021年的9.1亿美元,累计使用外资达77.58亿美元。累计引进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外资项目132个,累计注册外资近百亿美元(97.63亿美元)。目前,我区外商投资企业数、实际利用外资均占全市的1/3以上。二是跨国企业多。截至目前,全区共引进行业龙头、隐形冠军等全球知名跨国企业1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5家,在区投资50个项目,在全市保持绝对领先。十年来,我区新增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家,省级功能性机构6家,数量均为全市头部。三是投资来源广。有68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多家企业来区投资,投资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港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比达95%。四是客商黏度高。“来了就不想走”“投了还要继续投”,这是区内企业高管嘴边经常挂的几句话,蒂森克虏伯六年六次增资,总计投资约4.2亿美元,特雷克斯和桑尼尼十年三次增资,外资小镇的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商务部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十年来,全区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均稳居全市头部。进出口总额十年间连跨三个百亿台阶,从2012年的718.2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1090.4亿元,总计7760.7亿元。目前,全区进出口企业达2594家,“高新制造”已出口到19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出口平台能级提升,拥有国家级出口基地1个,市级5个。出口品牌初显成效,十年间累计创建省级出口品牌21个,市级38个。新型贸易快速发展,建有1个省级、4个市级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及1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过去十年,区内企业到境外设立129个企业(机构),遍布3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中方协议投资超15.6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34个,占比93.6%。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光伏新能源、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等高端优势产业,其中天合光能在境外设立了15个境外投资项目,累计中方协议出资5.3亿美元,是全区境外投资项目数量蕞多,规模蕞大的企业。
十年来,我区将国际合作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新阵地紧抓推进。建有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中日(常州)智能制造产业园、意大利智造产业园、中荷航空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以及中国国际传感谷、印刷电子产业园等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中瑞、中日等2家园区被认定为省国际合作园区,数量全市头部,全区获批全省首批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瑞士企业招引的“强磁场”,目前已落户阿奇夏米尔、梅特勒托利多、美德乐等龙头企业20家,涵盖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产业,总投资超5.2亿美元。近期,总投资超4000万欧元的瑞士医沛生医疗器械制造项目顺利签约落户我区,这也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市首个签约的超3000万美元外资重大项目,未来将从事医疗注射笔和针头的研发、生产和装配,建造高标准的工业4.0智能工厂。
十年来,全区上下对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认识高度统一,推进开放的力度持续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对外交往上,我区与德国罗特市、赫尔福德市,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市工业区缔结友好城市;与美国门洛帕克市、英国德比市签订友好城市意向书;与德国罗特市连续多年开展中小学校际交流,与德国赫尔福德市在国英小学开展青少年足球培训项目,全面深化经贸、人文、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涉外服务上,精心组织突出产业、注重实效的线上推介和对接活动,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服务”外资企业大走访活动,定期组织外企乒羽比赛、非遗文化品鉴会、外企迎新年联谊会、高管圆桌会议等涉外活动,营造浓厚的开放氛围。在涉外环境上,建有第四人民医院国际诊疗部、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汉江路国际街区成功揭牌开放,打造文旅新地标,满足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日常生活、外籍人士就医就读需求。在开放载体上,出加区升格为综合保税区,综合港务区全面启动建设。获批全省首批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