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开发区打造高品质“未来智慧城”
自2016年天宁区启动实施天宁经济开发区东扩工程以来,开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推动产业招引落地,加快特色产业集聚,拓展投入产出效益,为开发区发展提供新动力。2018年,天宁经开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2亿元,在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位列第38位,三年来名次提高了15位。
据介绍,常州天宁开发区坚持把未来智慧城作为天宁 “一号工程”推进,构建了一网两核多片区的整体架构,即生态绿网,行政商务智核和东青居住核,工业互联、检验检测、智能驾驶、军民融合、“互联网+”经济等为主的产业片区。
在未来智慧城项目的推进上,开发区积极引入新项目,加快形成区域内有影响力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未来智慧城云制造先导中心、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智能驾驶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坚持产业链招引,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瞄准重大投资型企业和重大税源型企业,力争在超百亿项目上实现突破。在发展环境上,开发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营造健全外商投资环境,加快优质学校与医院配套,构建企业精准服务体系,实现在项目孵化、共性技术平台搭建、人才服务、政策辅导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以智慧园区、绿色园区,推动优质项目集聚。
生态环境是未来智慧城的重要一环,开发区坚持生态环境先行,进一步优化“东湖东园”生态品质,确保2019年完成丁塘港生态修复工程和东园工程,建成未来智慧城核心绿肺。进一步完善“三横五纵”路网架构,2019年确保常青路、舜山路、永武路全面通车,大明路、典前路、新堂路东延基本建成,使未来智慧城深度接轨,融入城区。美丽乡村带动,在武城牟家头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引入文创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利用1-2年时间,逐步在花园、武城、青松三个行政村建设美丽乡村,将其打造成未来智慧城“生活后花园”。
据介绍,未来智慧城中,医疗、教育、文化设施是主角而非配套,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避免单一的产业开发导致城市功能发展滞后的工业孤岛现象,另一方面警惕以地产开发为主导的新城建设,这里将是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新样本。
近两年来,开发区基本确立了“1+4”产业定位:“1”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招引新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方向的产业;“4”即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及轻型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形成了以检验检测、军民融合、工业互联、智能驾驶、互联网+新经济、文化体育产业园区为载体,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在检验检测产业上,开发区围绕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招引坛SGS、日本波肯、英国天翔等20家知名检验检测认证企业与机构,举办了2018常州首届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投融资大会,全年纳税销售超20亿元,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获批江苏省工业旅游区、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军民融合产业方面,开发区深入开展与航天科工、中电科等军工集团合作项目。设立省军工学会专业委员会、青年人才委员会,成立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苏南分中心。弘量电子实现纳税销售28亿元,园区全年实现税收6000万元,被认定为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省级科技孵化器;工业互联产业快速发展,现已完成企业上云3682家,接入设备超21000台,建成全国首家工业互联网体验培训中心,航天云网“一横多纵”的平台体系和设备“五星上云”的“常州模式”获国家工信部认可,云制造先导中心桩基工程全面完成。
在特色产业培育上坚持聚焦前沿、聚焦龙头、多元培育三条路径。聚焦前沿,对照国家颁布的《“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结合都市型产城融合开发区的特点,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今后特色产业招商的主导方向。聚焦龙头,对接航天科工、交通部ITS中心、国家体科所等央国企、部委下设机构,开展深入、广泛合作,充分利用龙头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加快产业导入。多元培育,布局检验检测、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等若干个成长潜力好、发展速度快的优质产业方向,做到兼顾发展,做强做大。
近年来,开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践行发展新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近两年,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200余个、总投资208亿元。其中,内资项目214个、总投资184亿元,外资项目8个、总投资3.7亿美元,完成实际到账外资2.6亿美元。先进制造业项目73个、总投资156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43个、总投资47亿元。以检验检测、军民融合、智能驾驶、文化体育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渐成型。
下一步,开发区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载体建设年”,坚持把园区经济作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主阵地,通过新建、提升、盘活等多种手段,力争全年新建载体11个、竣工载体11个、提升载体6个。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加快推进园区载体开发建设,扩大营业规模,新增知名检验检测企业机构15家以上,实现产值突破25亿元。军民融合产业园加快建设二期160亩30万平方米载体,与航天科工、中电科形成紧密合作,培育壮大弘量电子、仁千电气等涉军企业,招引涉军项目10个,全年争创产值40亿元。天宁智造园围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主导产业,力争引进智能制造相关企业10家以上。文化体育产业园放大国家体科所资源优势,推动与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的融合发展,建设“社区型运动康复中心”可复制样板间,积极整合行业金融资源,在全区范围内打造社区级“运动康复中心”。(贡丹芳)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