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奋进新征程高新竞一流——写在常州国家高新区成立30周年之际

admin9个月前 (09-24)常州产业信息3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常州国家高新区,是国家“火炬计划”播撒在江苏大地的头部批“火种”。

  从1992年到2022年,常州国家高新区扛起“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国之重任,肩负“连江通海、再造常州”的城市梦想,在“创新、开放、大气、包容”的高新区精神指引下,交出了一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高质量发展厚重答卷——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21位。

  而立高新竞一流。新北区委书记、常州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庆表示,常州高新区将坚定不移贯彻“532”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区委“创智新高地、城市新中心、滨江宜居城”的发展定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勇挑大梁、勇立潮头,一往无前走好赶考路,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高新样板”,书写“强富美高”的高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成为蕞早获批的52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02年4月,新北区建区,与常州高新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

  数据攀爬的上弧线,描绘出速度与激情——地区生产总值从1992年成立时的1.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820.4亿元,年均增长29.1%;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0.5万元,是1992年的31.5倍;利用外资从1992年的0.58亿美元,提高到2021年的9.1亿美元……

  今天,常州高新区面积扩大至508.9平方公里,下辖1个省级开发区和5镇5街道,人口也从当年的不足1万人,增加至89.5万人,实现了从田园郊区向现代新城的华丽转身。

  区位的“势”,成就城市的“势”。从一条通江路开始,30年间,这里建立起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公、铁、水、空”全方位综合运输格局,“三港一区”打通“大动脉”,跨江融合 “桥头堡”、中轴枢纽“强支点”潜力无限。

  30年来,常州高新区城市能级不断放大。通江大道、龙江路、长江路等“五纵十横”城区骨架全面拉开;龙江路高架、地铁1号线、长江常州港、奔牛国际机场、高铁北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全面投运;文化广场、奥体中心、常州博物馆、新龙生态林、新龙湖公园等城市符号和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常泰长江大桥、高铁新城加快建设,产城融合、能级跃升其兴可待。

  创新驱动点燃发展引擎,全域蝶变迸发城市能级。目前,常州高新区以全市11.6%的土地、16.7%的人口,贡献了20.7%的地区生产总值、20.6%的财政收入,集聚了全市超三分之一的外资企业,形成了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总额,真正成为常州“金北翼”。

  30年来,常州高新区牢牢锁定“创新”,深入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精准实施科技、产业和人才新政,先后引进了17家“国字号”“中字头”大院大所,培育了84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88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截至2021年底,全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1.2%。

  1997年创办天合光能的高纪凡,先后经历“三次创业”,创造了24项光伏技术的世界纪录。在常州高新区,从来就不缺创新传奇——星宇车灯、中简科技、维尔利、永安行、聚和新材料、千红生化……30年间,一批批民族企业在常州高新区扎根萌芽、发展壮大,走向世界;蒂森克虏伯、森萨塔、日本小松……30年间,一家家世界500强企业陆续“抢滩”,挥洒激情、书写辉煌。

  对外开放的脚步执着向前,区域外资“引力场”效应明显。截至目前,全区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1955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5家;实际到账外资累计达136.9亿美元,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和外资企业数均位列全市头部。

  哪怕一路荆棘,哪怕困难重重,应运而生的常州高新区,始终在实干中不断破题。

  1990年12月28日,天安城北工业村正式奠基。这是常州首家开发区的雏形,拉开了常州开发园区的建设序幕。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进企业、当年见效益。天安工业村开创的“高新速度”,一直刷新至今——常州高新区“拿地即开工”模式领跑全省。

  “两特三新一智能”特色主导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名片。2021年,全区733家“两特三新一智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128.6亿元,同比增长20%,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0.7%。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常州基地产量达5.5万辆,实现销售69.1亿元;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335.2亿元,同比增长21.6%。

  持续保持活力,动能来自以人才为中心的自主创新。30年来,常州高新区迭代升级“才聚高新 智汇新北”“1+13”政策体系,擦亮“高新事·高兴办”营商环境品牌,实施了413项国家级和968项省级科技项目,招引培养了104名国家级专家和12个省“双创团队”、138名省“双创人才”,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153名。集聚各类人才34万人。

  新时代强富美高的“大写意”,在常州高新区精雕成细腻生动的“工笔画”。

  百姓感受比统计数字更线岁的新桥居民高国喜,退休后老有所养,还参与老娘舅调解、组建民乐队;57岁的董惠萍退休后,来到奔牛镇史陈家村的“三间半”,负责冲调咖啡、制作简餐和日常保洁,收入有4000多元。

  民生福祉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小康生活的图景越来越精彩。无人机升空,25.8公里的长江常州段沿岸一片葱茏,“守岛人”石厚林感慨:“以前这里全是化工厂,污染严重,现在空气清新,我天天都要上岛上散步!”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尤其是2020年以来,沿江化工企业签约关停拆除47家,沿江1公里范围内,31家化工生产企业“清零”,完成沿江300米范围内生态复绿和景观湿地系统建设,新增绿地超3000亩。

  生态美,生活美。近5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9.6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148元,企业养老保险征缴收入累计达47.38亿元,改造提升老旧小区66个,社会文明指数程度保持全市头部……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踔厉奋发三十载,常州高新区守初心、担使命,将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常高常新,始终高扬开放创新的时代旗帜。全区将以“懂得、舍得、等得”的理念,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涵养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构建亲商安商一流环境,将苏南自创区核心区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胜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求高求新,定标追赶跨越争一流的时代方位。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苏锡常都市圈战略机遇,主动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快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产业建圈强链、链链相融。

  更高更新,走好而立之年再出发的奋进之路。全区将纵深推进重大项目攻坚突破、高铁新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三大工程”,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现代高新、活力高新、开放高新、秀美高新、幸福高新、和谐高新”六张高新名片,奋力走在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

  长歌未央,风鹏正举;勇立潮头,奋楫扬帆。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常州国家高新区,明天更美好!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changzhou.021cf.cn/index.php/post/149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532”看园区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半年考”成绩单来了!

“532”看园区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半年考”成绩单来了!

  经济开发区是常州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承载重大项目、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常州广播电视台、常州市商务局联合策划的《奋进“532”稳中求进看园区》全媒体新闻行动,分别走进常州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重点聚焦今年以来各大园区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怎么“稳”、如何“进”,生动反映开发区在“532”发展战略中的探索实践。...

大环境常州新北垃圾发电项目 接待访客超1万人次

大环境常州新北垃圾发电项目 接待访客超1万人次

  “这次老师带我们参观垃圾焚烧厂。一路上,我们以为垃圾焚烧厂肯定又臭又脏,没想到这里干干净净,一点臭味也没闻到,而且漂亮的大楼里还有游客咨询台。工作人员说这里还是一个旅游点,很有意思。”雪堰初级中学40多位小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的常州新北垃圾发电项目,发现了一桩“新鲜事”。   当天,在“导游”的带领下,小记者们走进办公大楼,乘电梯来到五楼,隔着厚厚的...

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2018年,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2亿元,增长5.5%。在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位列第38位,三年来名次提高了15位。深入贯彻“一特三提升”要求,坚持“1+4”产业导向,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在24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常州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主任倪云泽向记者介绍了201...

常州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规划用地面积5.63平方公里;1995年5月,在开发区的基础上设立了常州新区,地域面积扩大至115.88平方公里;2002年4月,在新区的基础上设立了常州市新北区,下辖1个街道、12个乡镇,总面积439.1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75.17万。   新北区位于常州城北,北枕长江,南靠沪宁铁路,拥有常州境...

常州市局监察支队查看开发区中心所“双零行动”整改现场

常州市局监察支队查看开发区中心所“双零行动”整改现场

  “双零行动”金城镇联丰村整改现场。金坛区局副局长孙云清及执法大队相关负责同志陪同参加。   该地块为十多年前的堆场,后因经营不善处于闲置状态,直至2020年被作为煤炭经营场地。针对整改推进现状,市局监察支队提出“三个确保”要求:一是加大该宗地违法用地整改进度,确保9月底到位。二是及时承包流转,确保种植到位,不荒废。三是加强该区域周边执法巡查力度,确保不新增违法用地...

常州市排名前十的初中 哪些初中蕞好

常州市排名前十的初中 哪些初中蕞好

  重点学校都不管是从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质量、学校管理都一般比较具有优势。那么,常州市哪些初中比较好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戴埠初级中学创建于1946年,占地总面积36607平方米,校舍面积18682平方米。目前,学校共有15个教学班, 5轨制,在校学生618人。学校现有教职工75名,71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29名,一级教...

常州市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学生留学程序

常州市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学生留学程序

  东青实验学校是一所今年2月刚组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有43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这所年轻的学校秉承了原东青小学、原东青初中的优良办学传统,着力构建教师学生和谐发展的平台,以优秀的学校文化引领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   学校致力于在科研中打造品牌,是教育部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德育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

常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常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今天我们请来了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单大友先生,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白正堂先生。下面请单主任介绍相关情况。   非常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拔冗参加常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春江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向参加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