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推进重大项目“系列年” 常州迈入“国际化智造名城”新赛道
从2014年市委、市政府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开始,到“深化、推进、提升、增效、攻坚”……一年一个主题,八年坚持不懈推进重大项目“系列年”建设,共迎来上千个省、市重大项目,量变积聚终成质变,常州一跃从“工业智造明星城”迈入“国际化智造名城”新赛道。
秉承“项目为王”理念,从2014年市委、市政府开始绘制“重大项目突破年”蓝图起,常州便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国际化视野与时间赛跑,将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建设,重新优化城市发展路径。据统计,仅“十三五”期间,常州就引进总投资超30亿元或3亿美元重大项目80个,实施省重大项目136个。
八年间,伴随着年轮增加的,首先是省重大项目数量的突飞猛进。数据显示,常州列入省重大项目的数量从2016年的23个增加到2020年的30个,年年都有提升。五年累计推进省重大项目136个,其中产业类项目89个,占比超过65%。
其次是市重点项目的结构不断优化。统计显示,2016-2020年,常州累计推进市重点项目971个。其中,工业项目数量从2016年的89个增加到2020年的214个。以十大产业链为代表的工业项目数量持续增多,对常州产业建链、补链、强链、长链发挥了有效的支撑作用。
重大项目的产业类别涵盖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生物技术、智能制造装备和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等,为常州积聚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成为常州“工业智造”的强大支撑。
作为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应用起步蕞早、产业链布局蕞全的城市,2011年启动建设的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目前累计引进和孵育石墨烯相关企业162家,形成石墨烯相关产品150多种,创造了全球首款用石墨烯散热膜的手机、全球首款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等10多项全球头部。
瞄准碳纤维材料这一战略新兴产业,常州打造形成了引领全国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集群。目前,全市高端碳纤维制备及应用领域已实现全产业链配套,2020年碳基纤维复合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同比增长46.7%。
中简科技,怀着高性能碳纤维材料自主创新的理想,实现了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碳纤维技术和工程化应用的重大突破,拥有自主设计碳纤维关键生产设备,有效形成了比肩美国、日本T700/T800级碳纤维研发生产能力,一举解决了我国高端装备的“卡脖子难题”。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全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加八成,总数近300家。新增的发动机、变速箱、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成为“补链”生力军,使常州汽车产业链不断延伸。截至目前,上下游汽车零部件产品门类已覆盖发动机、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电气仪表系等10多个系列。整车企业增加,产品提档升级。目前,在乘用车生产领域,常州已拥有5家整车企业,新能源整车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迄今有4家新能源整车企业。
在动力电池、汽车座椅、车灯等领域,零部件“小巨人”和“单打冠军”企业形成方阵。以溧阳、金坛为两大核心的动力电池产业,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已建和在建产能位列全省头部、全国前三,成为国内动力电池产销列前茅、产业链完整、技术水平一流的集聚发展区。
从江宜高速邹区道口、沪蓉高速薛家道口,驱车10分钟即可到达常州大数据产业园。这家“省字号”大数据产业园,仅去年就以惊人的发展速度集聚了中国电子、浪潮、戴尔、微亿等100多家行业重点企业,成为华东地区规模头部的华东云计算基地以及全省唯一的江苏智慧健康云。截至目前,云计算基地目前已能容纳1.2万个机柜,提供20至30万台云服务器处理能力。智慧健康云作为全省唯一的医疗健康大数据云,汇聚形成了省级数据资源中枢。
今年,常州28个省重大项目涵盖了重大创新载体、重大产业、重大生态环保、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等项目数量,又一次列全省前位。这些“紧盯未来”的重大项目,均是眼下实体经济的“风口”项目,直观反映了常州“十四五”开局之年产业强市战略的延续和升维。
常州“十四五”工业智造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着力将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成常州特色地标产业;推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绿色精品钢、新型纺织服装等优势基础产业的提档升级;加速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产业等新兴潜力产业做大做强,谋划布局空天信息、民用航空等一批未来产业,做优做强数字技术和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型产业。这些,显示出常州以“项目”锁定未来的发展雄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