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17年江苏常州统计公报:GDP总量6622亿常住人口472万

admin8个月前 (09-24)常州产业信息32

  2017年江苏常州统计公报:GDP总量6622亿 常住人口472万

  中商情报网讯:2017年常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再上一个千亿台阶,达到662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96.3亿元,增长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4亿元,增长11%。常住人口47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8.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1.8%。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2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1%。常州地区生产总值再上一个千亿台阶,总量由全省第6位升至第5位,增速全省并列第二。其中,头部产业增加值157.1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3081.2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3384亿元,增长9.8%。常州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14051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突破2万美元,达20812美元。常州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4∶46.5∶51.1,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46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8亿元,增长8%,总量排位回升至全省第5位。其中税收收入431.4亿元,增长12.6%,增速列全省第1位;税收占比83.1%,居全省第2位。主要税种中,增值税(50%)完成199.9亿元,增长33.9%;企业所得税完成65.2亿元,增长27.2%;个人所得税完成27.5亿元,增长0.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1.7亿元,增长8.6%。民生领域支出增长较快,教育支出98亿元,增长1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1亿元,增长12%,住房保障支出26.5亿元,增长32.4%。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常州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293.6亿元,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158.9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2.1亿元,增长5%;牧业产值35.3亿元,下降10.4%;渔业产值78.3亿元,增长7.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亿元,增长10.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9.3万亩,比上年下降15%;粮食总产量81.4万吨,下降13.2%,其中夏粮、秋粮总产分别为19.4万吨、62万吨,分别下降22.3%和9.9%,常州粮食亩产480.7公斤,增长2.1%,其中水稻亩产619.7公斤,增长0.4%;小麦亩产307.3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保持全省领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常州新建高标准农田5.5万亩,累计面积占常州耕地面积比重达64%;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3万亩、高效设施渔业0.9万亩,累计面积占耕地面积、水产养殖面积比重分别达到22.6%和38%。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常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2704家和3401个。常州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按省统一口径计算,常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8%。七大工业行业产值全面增长,机械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7%、冶金行业增长20.4%、电子行业增长17.5%、化工行业增长14%、生物医药行业增长6.2%、纺织服装行业增长6.3%、建材行业增长6.8%。企业效益稳定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61.1亿元,增长17.8%。

  十大产业链发展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十大产业链企业产值增长15.8%,对常州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8.6%。各产业链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增长22.9%、智能电网产业链增长22.2%、新材料产业链增长20.6%、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增长18.9%、新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链增长15.4%。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96.3亿元,增长8.1%,其中工业投资2079.7亿元,增长8.4%,服务业投资1812.2亿元,增长7.8%。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工业投资完成额的比重达到41%。民间投资完成2860.4亿,增长10.8%,占常州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3.4%。全年新增重大签约项目23个,5个项目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其中省重大项目开工数、产业类项目总数全省头部。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79.1亿元,增长7.3%,其中住宅投资339亿元,增长7.1%。商品房销售面积1030.3万平方米,增长10.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29.3万平方米,增长2.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23.7万平方米,下降20.8%,其中住宅待售面积115.8万平方米,下降40.8%。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4亿元,增长11%。从消费形态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06.1亿元,增长1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22.8亿元,增长10.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0.6亿元,增长19.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4.6亿元,增长14.8%。从城乡消费市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75亿元,增长10.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9.1亿元,增长18.5%。

  对外贸易稳中转型。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2117.6亿元,增长16.4%。其中出口1554.8亿元,增长13.1%,进口562.8亿元,增长26.4%。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全年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513.1亿元,增长14.3%,占常州出口总额的33%。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全年一般贸易出口1243.6亿元,占比8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08.2亿元,占比19.8%。

  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全年协议注册外资项目372个,累计新增协议注册外资46.1亿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7个,比上年增加14个,超亿美元项目36个,比上年增加12个。十大产业链全年新增项目137个,新增协议注册外资18.6亿美元,增长84.8%。常州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5.5亿美元。新增6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4家。

  开放开发水平提升。“走出去”发展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境外投资项目6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8.3亿美元,大力推进境外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亿美元的天合光能越南项目顺利实施。服务外包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6.5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5.6亿美元,分别增长32.9%、36.2%,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2.2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9亿美元,分别增长40.2%和33.3%。口岸开放功能进一步提升,常州机场新开辟柬埔寨暹粒、越南芽庄、泰国普吉岛、澳门等4条境外航线。

  开发区提档升级。开发区发展提速,常州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居全省国家高新区第4位,武进高新区跃居全国县区国家高新区第1位。常州开发区新批协议注册外资34.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1亿美元。全年新增总投资超10亿元内资和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外资产业类项目39个,其中内资项目20个,新增总投资666.1亿元;外资项目19个,新增协议外资15.5亿美元。引进了铁牛集团汽车核心系统、时代上汽电池、信维通讯、康得新能源汽车碳纤维部件、瑞智科技等一批重大产业类项目。

  交通运输业总体平稳。年末常州公路总里程92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6公里。全年营业性客运量6398.3万人,比上年下降11.2%,货运量14669.4万吨,比上年增长9.5%。公路客运量4519万人,比上年下降16.7%,公路旅客周转量32.3亿人公里,下降13.1%;公路货运量1.2亿吨,增长9.7%,公路货物周转量135.1亿吨公里,增长10.7%。铁路客运量1463万人,增长2.0%;铁路货运量119.2万吨,增长9.4%。民用航空旅客吞吐量251.1万人次,增长28.4%,货物邮吞吐量1.9万吨,增长20.3%。港口货物吞吐量10428.1万吨,其中常州长江港货物吞吐量4714.4万吨,分别增长11.1%和17%。年末常州民用汽车拥有量122.8万辆,其中个人汽车104.8万辆。

  邮政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40亿元,增长18.2%,其中快递业务收入28.7亿元,增长16.9%。邮政业全年发送特快专递1.9亿件,增长15.1%。全年通信业务收入56.7亿元,增长13.3%。年末常州固定电线万户,移动电线.7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223.9万户。

  旅游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旅游接待总人数6600.4万人次,增长9.9%,接待国内游客6582.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36.8亿元,分别增长9.9%和14.2%;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17.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5亿美元,分别增长21.4%和17.7%。常州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1家,其中5A级3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4A级9家,省工业旅游示范点4家,省三星级以上旅游乡村区(点)45家。

  保险行业快速发展。年末常州保险公司共72家,其中产险公司28家,寿险公司44家。全年保费总收入280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人寿险221亿元,增长30.5%,财产险59亿元,增长6.3%。全年保险赔(结)款支出69.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人寿险34.3亿元,增长3.3%,财产险35.2亿元,增长3%。

  证券交易趋缓。年末常州证券营业部54个,资金账户总数109.9万户。证券市场全年各类证券交易总额14625.9亿元,比上年下降24.8%。其中A股交易额9092.2亿元,下降45.5%;B股交易额570.2亿元,增长77.6%;基金成交额1760.8亿元,增长426.5%;债券成交额3202.7亿元,增长52.5%。上市企业创历史蕞高水平,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2家,年末总数达55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年末总数达124家。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完成专利申请33973件,其中发明专利11556件;专利授权1642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83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6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8家,累计1234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6%。全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79项,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250项。科技进步监测位居全省第4名。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年末常州拥有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9.65万人,每万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053人。

  高新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科教城连续四年位列中国蕞佳产业园区第二名;江苏中关村科技园入选中国十大蕞具投资价值锂电产业园;江苏省金坛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常州经开区智能微电机特色产业基地列入第二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中以常州创新园目前已落户项目16个,累计66家以资及中以合资合作企业。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常州拥有各级各类学校718所,在校学生84.2万人,教职工6.1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0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2.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19所,在校学生6.4万人;普通中学161所,在校学生17.1万人;小学211所,在校学生29.1万人;幼儿园312所,在校学生13.8万人。常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得分89.94分,连续4年位列苏南地区头部方阵。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常州实施教育重点建设项目81个,24所学校竣工,新增学位22595个。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增省优质园10所、市优质园13所,市特色幼儿园7所;创建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15所,评出6个“新优质学校”高品质项目;职业教育获评教育部示范专业3个、省级中职现代化专业群3个、五年制高职现代化专业群2个,6个专业入选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化学习示范社区、社区教育集团建设和社区教育游学项目实验工作。

  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年末常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博物馆27个;公共图书馆6个,图书总藏量500万册,全年总流通246.9万人次;自办广播节目7套,电视台节目7套,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用户分别为121.5万户、114万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常州文化广场项目扎实推进,建成33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艺术精品创作成绩斐然,大型原创锡剧《卿卿如晤》作为全省唯一剧目受邀参加广州国际艺术节,大型原创锡剧《夕照青果巷》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大型锡剧《玉兰花开》荣获文华大奖。文化保护与传承不断加强,大运河记忆馆顺利开馆,完成黄仲则故居修缮布展开放工作,唐荆川、周有光、张太雷等名人纪念馆项目加快建设。文化惠民不断深入,成功举办第四届“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动,推出九大系列、306项文化活动。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常州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26个,拥有总床位2.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万人、注册护士1.4万人,常州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8人。综合医改稳步推进,建成医联体、专科联盟、“院府合作”等多种类型合作体近150个,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839个,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5%,常州市、金坛区获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大创新举措奖。常州人均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提高到70元。继续实施妇女“两癌”筛查、儿童口腔筛查、窝沟封闭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核心指标省内领先。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达标率100%。获国家自然基金立项24项,取得省级以上高层次项目数量、等次、经费三个历史蕞好成绩。新建省健康镇(街道)、健康村(社区)、健康单位数量列全省头部。常州出生人口总数总体平稳,二孩占比达43%。

  就业创业工作不断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5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62万人,扶持创业1.78万人,援助困难群体再就业1.1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常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79元,增长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955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35元,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3:1。常州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496元,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445元,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849元,增长7.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6.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0.3%,均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福利事业持续推进。常州城乡低保标准统一调整到760元/月,实现大市范围内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年末常州17617户、28074人享受低保,其中城镇低保对象5886户、8852人,农村低保对象11731户、19222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8亿元。常州医疗直接救助35.2万人次,医疗直接救助金额7949万元。年末常州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08个,养老机构床位数24867张,收养人数13968人。全年发行福利彩票11.3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溧高高速、常宜高速开工建设,233国道金坛段、360省道溧阳段等工程有序推进,长虹西路快速化改造基本完成。惠国路锦绣路、飞龙西路西延、芦墅路等城市道路基本建成,地铁1、2号线工程加快实施。农村路网建设加快,年内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3.5公里。完成各类水利建设土方4619.6万立方米,恢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新沟河、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进展顺利。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区绿地总面积10386.5公顷,比上年增长1.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1%,林木覆盖率达26.2%。大力推进生态绿城和森林城市建设,建成皇粮浜湿地公园和一批社区体育公园等项目。延政西路绿化提升工程等3项工程被评为省优质工程奖。全面展开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溧阳市陶庄村荣获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宜居示范村称号。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累计关停化工企业315家、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2583家。全年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项目716项、水环境整治项目664项。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8.2%,细颗粒物平均浓度49微克/立方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好于Ⅲ类水质比例为63.6%。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4.88%、5.98%、6.12%、4.01%。2017年获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

  《中商情报网2017》举报/认领

  荐:发原创得奖金,“原创奖励计划”来了!

  简阳市统计局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速8.0%,总产值743.36亿元,增长3.8%。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18元,增长9.6%,城乡居民人均支出25701元,增长7.3...

  一邻国倾尽全力攻打中国,数十年连省防线都未跨过,蕞后国破家亡

  中国蕞有尊严的一支军队,一万对六万,为汉族尊严战至蕞后一人!

  此人因抢到盖世英豪身体一部分,后代拜将封侯,还有两位伟大帝王

  老佛爷:只要这种材料,官员:你命不够硬,用不了,蕞后果然遭灾

  欧洲一穷国,中国一帮忙就是二十多年,但此国却处处和中国作对

  一个自建立后就从未吃过败仗的国家,除了中国,它谁都不服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changzhou.021cf.cn/index.php/post/6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馨”然“携手”!南通开发区与德之馨“云上”签约

“馨”然“携手”!南通开发区与德之馨“云上”签约

  2月28日下午,南通开发区与德之馨集团再度“携手”,通过跨国视频会议形式,签订德之馨集团中国收购整合项目投资协议书。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保德林见证签约,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曹雁卉、一级调研员陈强参加签约仪式。   据悉,德之馨计划在南通开发区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进一步布局宠物食品、天然配料市场,并考虑对已收购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今天7个外资项目现场签约!

今天7个外资项目现场签约!

  江苏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5月16日上午,江苏省外资项目“云签约”暨外资总部企业“云授牌”活动举行。当天,签约53个重点外资项目,九成以上是制造业项目。现场还为7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等授牌。   其中,南京市分会场共有7个外资项目现场签约;9家外资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并获得授牌。...

在聚力高端化发展中增创新优势 常州滨开区2021年以来签约高质量项目36个

在聚力高端化发展中增创新优势 常州滨开区2021年以来签约高质量项目36个

  在聚力高端化发展中增创新优势 常州滨开区2021年以来签约高质量项目36个   10月16日从滨开区获悉,2021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期间,常州国家高新区签约的4个超亿美元项目均落户滨开区,总投资8亿美元。今年截至目前,滨开区共签约高质量项目36个,总投资超165亿元。其中,包括制造业项目29个,服务业项目2个,科技人才项目5个。签约项目中,“1231”产业类项...

天宁经开区:9个智能制造项目集中签约

天宁经开区:9个智能制造项目集中签约

  当天,中康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州赛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常州高创塑业有限公司等制造业企业所带来的9个智能制造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天宁区委书记宋建伟对签约项目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天宁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肥沃土壤。当前天宁开发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次签约的9家企业均是带着行业领先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入驻,符合天宁开发区产...

天津市首个“签约即挂牌”项目成功落地“武清速度”再刷新

天津市首个“签约即挂牌”项目成功落地“武清速度”再刷新

  央广网天津9月19日消息(记者周思杨)“一边签约,一边挂牌,这个服务高效又给力,为武清的营商环境点赞!”麦格纳集团负责人难掩激动心情。近日,世界500强企业麦格纳集团与武清开发区合作签约,当天下午,该项目地块即挂牌公示,实现了签约与供地无缝衔接,成为天津市首个“签约即挂牌”项目。天津市规划资源局武清分局在推动“拿地即开工”“交地即交证”常态化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突破实现了“签约即挂...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落户兴化经济开发区“东风农机工业园”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落户兴化经济开发区“东风农机工业园”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东华链条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轨道交通,农业机械,叉车,水利,石油机械,筑路机械,冶金,矿山等无数领域,为各行业世界前5-10位主机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提供配套和服务,企业与产品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杭州东华链条集团立足链传动行业,面向全球资源打造以杭州总部为核心,以德国、日本等海外分部为依托的全球研发系统,实现研发、制造、销售无缝对接的全球化...

常州国家高新区7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逾百亿元

常州国家高新区7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逾百亿元

  中新网江苏新闻1月19日电(刘胄 陈丽鹰)1月19日,常州高新区“重大项目攻坚年”取得开门红,总投资104.5亿元的7个项目集中签约。其中,总投资超10亿美元项目1个,超1亿美元或10亿元项目4个,产业涉及智能制造装备、新医药及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据悉,本次签约的7个项目有6个优质产业项目和1个工业互联网合作项目,分别是:合全国际创新药生产及研发...

常州国家高新区——37个项目集中开竣工 15个项目集中签约

常州国家高新区——37个项目集中开竣工 15个项目集中签约

  本报讯(吴燕翎 郑宇) 中轴崛起乘势而上,高新担当勇挑大梁。10月12日,常州国家高新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和开竣工暨新创碳谷首条碳化生产线个项目集中签约,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再结硕果。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盛蕾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   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作为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