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16年江苏常州新北工业园区化工产业结构调整规划doc

admin7个月前 (09-24)常州产业信息27

  江苏常州新北工业园区 化工产业 结构调整规划 目 录 1 前言 1 1.1 概述 1 1.2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概况 2 1.2.1 化工产业概况 2 1.2.2 企业规模 3 1.2.3 土地利用情况 4 1.2.4 三废排放情况 4 1.2.5 存在的问题 5 1.3 编制化工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意义 6 1.4 规划编制依据 7 2 结构调整规划的范围及时限 9 2.1 结构调整规划的范围及面积 9 2.2 结构调整规划的时限 9 3 结构调整规划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0 3.1 结构调整规划的目标 10 3.2 结构调整规划的原则 10 4 发展现状及其结构、优劣势分析 11 4.1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现状和结构分析 11 4.1.1 产业现状 11 4.1.2 产业结构分析 17 4.1.3 发展优、劣势分析 19 4.1.3.1 发展优势分析 19 4.1.3.2 发展劣势分析 23 5 产品评价指标体系 25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25 5.2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25 5.2.1 层次分析模型(AHP) 25 5.2.2 指标体系 26 5.2.3 评价结果分析模型 27 5.3 产品评价体系的运用 28 6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评价 32 6.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摘录 32 6.2 产品评价及说明 32 6.2.1 鼓励类 33 6.2.2 限制类 33 6.2.3 淘汰类 35 7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结构调整规划化工产业定位 36 7.1 结构调整规划化工产业定位 36 7.1.1 现有优势产品的发展定位 36 7.1.1.1 优势产品 36 7.1.1.2 产品(系列)升级 45 7.1.2 规划产品的发展定位及原则 52 7.1.3 重点规划产品 54 7.2 滨江化学工业区推荐招商项目一览表 59 8 区域调整配套规划 62 8.1 区域布局调整规划 62 8.1.1 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原则 62 8.1.2 土地使用评价 62 8.1.3 总体布局调整规划 63 8.2 绿化及景观规划 64 8.2.1 绿化及景观现状 64 8.2.2 绿地规划 64 8.2.3 景观规划 65 8.3 工业园区化工物流调整规划 65 8.3.1 工业园区化工物流现状 65 8.3.2 调整规划目标及原则 66 8.3.3 调整规划化工物流量估算 67 8.3.4 区内物流传输现状及调整规划 67 8.3.5 对外物流传输连接现状及调整规划 67 8.4 公用设施调整规划 68 8.4.1 供排水现状及规划 68 8.4.2 供电现状及规划 72 8.4.3 供热工程现状及规划 72 8.4.4 工业气体现状及规划 73 8.4.5 工业管廊现状及规划 73 8.4.6 工业园区“四位一体” 74 8.5 环境保护调整规划 74 8.5.1 环保规划原则 74 8.5.2 环境治理控制指标 76 8.5.3 区域环境敏感现状 76 8.5.4 规划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77 8.5.5 规划项目污染物治理措施 77 8.5.6 污染物总量控制 79 9 结构调整规划的可达性和预期效果 81 9.1 实现规划的可达性及建议 81 9.1.1 实现规划的可达性 81 9.1.2 建议 83 9.2 规划预期效果及措施 84 9.2.1 规划预期效果 84 9.2.2 产业所需主要原材料数量估算 85 9.2.3 资源利用效果分析 90 9.2.4 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91 9.3 经济和社会效益简评 94 9.4 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94 9.4.1 规划实施 94 9.4.2 实施措施及建议 96 9.4.3 对于保障措施的建议 108 9.4.4 存在问题 110 附图: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规划重点规划项目产品链图(一)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规划重点规划项目产品链图(二)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规划——区域位置图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规划——用地现状图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规划——总平面规划图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规划——管廊规划图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规划——物流规划图 前言 概述 常州市处于中国经济蕞发达、蕞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经济腹地,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是“大上海”经济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集散地。随着外向型经济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常州已和国际规范接轨,现已有3100多家外资企业在常州落户。 20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居江苏省第5位,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居江苏省第5位。 常州市化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具有基本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化工机械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化工生产体系。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发展环境,化工行业着力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技术创新,使常州的精细化工率逐年上升,目前已达到55%。在常州目前已形成的产品门类中,产品特色明显,在化工某些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从而使化工行业的发展后劲和产业优势也日趋突出,逐步成为常州经济新的增长点。20年常州规模以上企业化工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为亿元、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为亿元和亿元,从业人员7.25万人。 常州新北工业园成立于2006年4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备案审核通过的专业工业园区,面积将近50平方公里,包括滨江化学工业区、新材料产业区、智能电网产业区、国家环保产业区和港区物流区五大块。新北工业园区主要职能和任务是围绕沿江资源的整合整治、构建沿江招商选资平台、实现江边引进外资大项目的突破,将园区建设成招商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安全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和物流输送一体化的现代化专题园区。其中,滨江化学工业区位于有常州“金北翼”之称的新北区沿江区域,园区建设前期,特聘请新加坡裕廊股份有限公司对沿江区域进行调研、规划,充分肯定滨江化学工业区具有通江连海、得天独厚、深度开发建设的区位优势。园区依托常州雄厚的化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以苯、氯碱等为主要原料的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及精细化工等。历经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园区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明显。2008年8月,滨江化学工业区通过区域环评,对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根据规划环评,开发面积约13平方公里(包括A、B、C、D四个地块),其中已建成区面积约8.64平方公里,本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范围为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所辖的B、C和D三个地块,其面积约为12.12平方公里(详见《江苏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规划——总平面规划图》)。 按2010年统计口径,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全部工业利税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同比增长%。 企业规模 2010年本次规划范围内统计的企业共有112家,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家(占统计企业的91.67%),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80家,占统计企业的78.43%、占化工类生产企业的83.33%。2010年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企业规模分类及其所占比例见下表。 2010年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企业规模分类及其比例 序号 项目 B地块 C地块 合计 统计企业数 17 85 102 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数 12 80 92 2 规模以上企业数 10 65 75 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数 10 64 74 3 规模以上企业占统计的比例 % 58.82 76.47 73.53 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比例 % 58.82 75.29 72.55 4 规模以上化工类企业占化工类比例 % 83.33 80.00 80.43 5 销售额1亿元以上化工类企业数 10 18 28 占化工类企业比例 % 83.33 25.5 30.43 6 销售额10亿元以上化工类企业数 2 1 3 占化工类企业比例 % 16.67 1.25 3.26 从上表可看出,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B、C地块92家化工类生产企业中,2010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共有28家,占化工类企业数目的30.43%,其中有18家处于C地块,约占C地块中化工类企业的四分之一;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而C地块80家只有一家,可见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与辐射。 土地利用情况 2010年滨江化学工业区各地块主要经济指标(万元) 序号 项目 B地块 C地块 合计 1 452719.76 724899.49 1177619.25 其中化工生产企业 450937.76 695899.49 1146837.25 2 统计企业销售收入 715973.11 1187415.00 其中化工生产企业 686673.11 1153999.00 3 统计企业实现利税 64311.24 99255.20 其中化工生产企业 62110.24 96894.20 4 统计企业实现税收 12016.97 29077.61 41094.58 其中化工生产企业 11899.97 28356.61 40256.58 5 统计企业实现投资 142357.80 511276.39 653634.19 其中化工生产企业 428150.394 528324.39 注:①来自产品评价资料数据。 三废排放情况 2010年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评价统计的B、C地块的三废排放情况见下表。 2010年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评价统计的B、C地块的三废排放情况表 序号 项目 B地块 C地块 合计 一 废水排放量万吨/年 1 评价统计企业 72.925 128.347 201.272 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 65.01 127.462 192.472 所占比例%) 89.15 99.31 95.63 二 COD 吨 评价统计企业 228.08 1124.85 1352.93 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 193.53 1123.04 1316.57 所占比例%) 84.85 99.84 97.31 三 废气排放量标准立方米/时 1 评价统计企业 245853 109782 1343677 2 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 186853 65782 844677 所占比例%) 76.00 59.92 62.86 四 固废排放量吨/年 1 评价统计企业 4932.52 117915.87 122848.39 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 4925.52 57696.87 62622.39 所占比例%) 99.86 48.93 50.98 五 万元销售收入废水排放量吨 1.55 1.79 1.70 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吨 1.39 1.86 1.67 六 万元销售收入COD排放量克 483.78 1571.08 1139.39 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克 414.11 1635.48 1140.87 七 地均COD排放量(千克/公顷) 1917.57 3369.93 2988.44 其中化工类生产企业(千克/公顷) 2193.92 3557.87 3259.88 从上表可看出,化工类生产企业万元销售收入废水排放量和每公顷的COD排放量C地块与B地块相比分别高33.81%和62.16%;而万元销售收入的COD排放量C地块与B地块相比要高出2.95倍。可见C地块产品的结构调整与清洁生产任重而道远。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本次规划范围内的企业规模、土地利用及三废排放等的概述及分析,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区域内产业集群主要向三条产业链延伸和发展。一是以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及重芳烃)为原料,生产苯乙烯、ABS、EPS、PS、高温增塑剂原料等合成高分子功能性新材料产品链;二是以常州矿产——岩盐(卤水)为原料,采用离子膜法工艺技术,生产烧碱、液氯、氯代异氰脲酸消毒剂、PVC等氯碱化工产品链;三是以顺酐、富马酸等基本化工原料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品群。一些代表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在此或将在此落户。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发展到现阶段,已具产业延伸、拓展和发展的比较优势。按照国家和江苏省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按照常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可持发展的需要,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尤其是建成区的B地块和C地块在企业规模、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岸线等方面的整合和调整与发展规模龙头企业同样紧迫。 编制化工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意义 头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到“到2012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江苏省委,省政府在2006年制定的《江苏省沿江城市带规划》中强调,要根据资源、环境、能源的承载能力,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引导空间集中、集聚、集约开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提高发展效率,以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常州市委常委会在专题研究高新区的未来发展思路和重点时特别指出滨江化学工业区的产业调整和提升,要求高新区要加大对化工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按照《常州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三年跃升计划》,做优做强沿江化工产业的大文章。2009年9月,常州市政府对园区发展又提出了“优化结构、压缩规模、提高门槛、环保达标”的新要求,要求用三年时间即2010年~2012年,实现园区环保工作“一年达国标、三年贴民标”,具体为企业达标排放、雨污规范分流、异味明显减少、监管严格到位。这些都要求滨江化工区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不断加快产业调整、产品升级,不断完善园区建设和监督管理机制建设,走科学发展道路。 第二,是打造“实力新北”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化工产业逐步成为新北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是,规模小、档次低、污染重是现存的事实,若不及时进行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发展的路子会越走越窄,一时的增长效应不会带来日后可持续发展。新北区有了“化工园区”的牌子,要充分放大“牌子”效应,抓住发展机遇,对化工产业发展定位进行审时度势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实现园区经济综合实力的大跃升。目前园区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工产业基础,特别是一批如新日化学、华润包装、诚达石化、建滔化工等骨干企业都很有可能成长为百亿、五十亿年销售的“航空母舰”。预计到2015年将突破6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 第三,是构建“和谐新北”的迫切需要。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新北区社会稳定的头部因素,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不断发生。对此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区领导多项召开动员大会和推进大会部,署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对园区所有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厂一策”的整改方案。新北区政府投入9000多万元,实施化工区“一厂一管”改造,初步遏制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2009年底又开展废气专项整治,81家企业累计新增废气治理设施132套(其中废气焚烧炉5套),投入改造资金9200余万元。2010年9月新北区环保局以常新环[2010]34号下达了永泰丰等37家企业雨污分流排放口规范化整治要求,启动了企业内部污水压力化,雨水明渠化,管网走向清晰化的整治工作。2010年春江镇环境信访投诉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总体上群众情绪。因而进行化工园区产业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互惠共存的首要举措,是促进和谐的必要措施。 结构调整规划的范围及时限 结构调整规划的范围及面积 本次结构调整规划的区域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由A、B、C和D四个地块,其区域位置和面积如下: A地块:东至桃花港路,南至兴昌东路,西至通江北路,北至338省道。面积约48.94公顷。 B地块:东至东港北河(桃花港),南至338省道,西至长江路,北至国电常州电厂。面积194.78公顷。 C地块:东至长江路,南至338省道,西至省庄河,北至(江堤)滨江大道。面积542.60公顷。 D地块:东至长江路,南至兴塘西路,西至玉龙路,北至338省道。面积474.74公顷。 A、B、C、D地块合计面积约1261.06公顷,其中的B、C、D地块合计面积为1212.12公顷。 结构调整规划的时限 本结构调整规划拟分近期和远期,其中近期拟分一期和二期,其时限分别如下: 一、近期:2011~2015年 一期:2011~2013年,主要是进行园区的调整和整合; 二期:2014~2015年,在一期调整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发展项目; 二、远期:2016~2020年,提出园区的发展目标。 结构调整规划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结构调整规划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的发展基础,打造区位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沿江低碳经济带。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将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建设成为环境优良,产业聚集、资源节约、运行高效、创新发展的千亿级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常州生态城区作出积极贡献。 预计到2015年生态化工产业带(约13平方公里,下同)将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约占常州沿江经济带的34.3%;预计2020年生态化工产业带将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约占常州沿江经济带的33.3%。 结构调整规划的原则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结构调整规划坚持“优化结构、改善环境、科学发展,产业升级、提高门槛、持续高效”的原则。同时根据实施中的具体情况适时的进行合理调整。此外本结构调整规划还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产业导向原则,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确保企业所有新建、改扩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园区产业定位及土地投资强度要求。 坚持产业链一体化原则,企业规模明显壮大。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围绕以苯为原料的石油化工衍生产品,以氯碱工业为龙头的盐化工产品链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以及围绕园区核心产业链形成的循环经济产品,壮大企业规模。 坚持环境友好原则,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对现有污染问题而未解决的企业,不允许新、扩建产品;严格对照国家产业目录,提高准入门槛,禁止限制类、禁止类产品新建和扩建,蕞大限度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发展现状及其结构、优劣势分析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现状和结构分析 产业现状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分析在本节中划分为8个行业,现根据2010年统计,分述如下。 无机化学原料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有10家无机化学原料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有烧碱、硫酸、三氯化磷、三氯氧磷、硫酸二甲酯等10余种产品,主要产品见下表。 2009年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主要无机化学产品表(万吨/年万吨)序号 主要产品名称 生产量 原来源 1 烧碱 10+16 9.56 园区外 2 硫酸 24 21.3 全部来自园区外 3 硫酸二甲酯 1.23 部分来自园区外 4 亚磷酸二甲酯 1.4 0.26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5 三氯化磷、三氯氧磷 4.5 2.42 一半来自园区 6 盐酸 1.2 从上表可看出,其中离子膜烧碱规模10万吨/年(产业政策要求新建为30万吨/年)、隔膜法烧碱6万吨/年,合计生产能力为16万吨/年,规模较小,而且隔膜法烧碱能耗高,属于逐步淘汰的生产工艺,烧碱整体扩建到30万吨/年。硫酸生产能力24万吨/年,其中清红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能力20万吨/年,属产业政策中硫磺制酸的起始规模,在行业中属较小规模。 有机化学原料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有23家有机化学原料企业,生产的产品有苯、甲苯、二甲苯、重芳烃(来自芳烃分离及粗苯加氢)、顺酐、富马酸、甲醛、苯酐、乙二醛、苯乙烯和偏苯三酸酐等50余种,主要产品见下表。 2009年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主要有机原料产品表(万吨/年万吨)序号 主要产品名称 产能 生产量 原来源 1 TMA偏苯三酸酐 1 0.8 全部来自园区外 2 SPA特殊酐类 4 L-天冬氨酸 0.2 0.05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5 DL-苹果酸 0.5 0.3 6 酒石酸 0.5 0.5 7 L-苹果酸 0.2 0.0 8 富马酸 2 1.74 苯乙烯 21 16.69 全部来自园区外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甲基)丙烯酸羟乙/丙酯 1 0.24 一半来自园区 三羟乙基异氰尿酸酯 0.6 0.15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苯甲酸 0.15 0.15 一半来自园区 苯 4.7 0.383 全部来自园区外 甲苯 二甲苯 重苯 N-甲基苯胺 2 0.3 全部来自园区外 硝体 黑体 0.26 0.05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甲萘氨 0.4 0.2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苯系列中间体 2.3 1.73 全部来自园区外 顺酐 3+8 1.58+7.16 来自园区外 乙二醛 1 0.85 全部来自园区外 苯酐 5 甲醛 18 13.92 全部来自园区外 重交沥青改性 20 10.2 全部来自园区外 (万吨/年万吨)序号 主要产品名称 产能 生产量 原料来源 1 RF系列树脂(搬迁) 0.05 0.02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2 补强树脂PFM 0.15 0.03 3 增粘树脂TKM 0.5 0.19 4 ABS、PC等工程塑料 5 2.1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5 不饱和聚酯树脂 2 0.9+0.11 主要来自园区 不饱和聚酯树脂(新建) 6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聚氨酯树脂系列 5 1.7947 全部来自园区外 铸造树脂系列 0.5 0.0878 可发性聚苯乙烯 24 16.69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SMC复合材料 2.75 0.3809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ABS 5 4.596 一半来自园区 常州有限公司 5000 4900 17500 2 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7000 29000 3 瑞邦农化(江苏)有限公司 1000 900 200 4 常州亚邦申联化工有限公司 农药中间体 3500 2950 12390 非农药生产 5 常州化工有限公司 6000 2600 3498 原药生产(未核准) 按照农药管理的有关规定,只有取得农药企业核准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农药生产企业。因此,园区涉及的农药企业仅3家(常州亚邦申联化工有限公司和常州蓝天瑞奇化工有限公司不能算作农药生产企业)。在这3家农药企业中,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常州永泰丰化工有限公司是农药原药生产企业,而瑞邦农化(江苏)有限公司是农药制剂生产企业。其中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2,4-D系列产品为近年来市场有起色的农药产品之一,出口形势较好。但是该产品系列生产污染物排放较大,含酚废水难于治理。国内浙江长兴中山化工有限公司因环保压力大而搬迁到安徽东至县。 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在业界以磺酰脲类除草剂研究开发为特色,各生产基地生产的原药品种较多,由于产品多属于高效、低毒的产品,总吨位并不大,但是效益较好。 根据国家、省、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以及新北工业园区区域环评要求,结合滨江化学工业区临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应当有效控制和限制农药及中间体生产规模。对未取得农药生产核准的,应尽快办予以取缔;对现有生产企业,必须限制规模,并有计划退出园区。 染料、有机颜料、油墨及其中间体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内主要有家企业从事染料、有机颜料、中间体的生产 常州龙宇颜料化学有限公司 有机颜料 000 40000 83500 2 常州金隆嘉华化工有限公司 500 4061 3 常州市佳森化工有限公司 分散红343356 300 500 13058 4 DCB 6000 2540 5 常州市青龙精细化工公司 分散 500 400 4600 6 常州华达化工集团 萘系列中间体 23000 27223 7 常州市临江化工有限公司 染料及中间体 000 2500 48259 8 常州市春港化工有限公司 萘系列中间体 7600 2800 5305 除常州龙宇颜料化学有限公司和常州市临江化工有限公司外,其他染颜料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小型企业,而且产品品种老化,品种结构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滨江化学工业区有3家企业从事水处理化学品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品种有缓蚀剂、阻垢剂、杀菌灭藻剂、清洗预膜剂、消泡剂、絮凝剂等20余种水处理化学品。见下表。 常州市滨江化学工业区水处理剂企业(吨/年、吨、万元) 序号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产能 生产量 销售收入 1 常州市科威精细化工厂 有机磷酸系列、膦羧酸系列聚羧酸系列 16000 13775 9420 阻垢缓蚀剂系列、清洗预膜剂系列、消泡剂系列、混凝剂系列 2 常州市洋江净水剂有限公司 聚合硫酸铁(聚合硫酸铝铁) 9000 4000 95.64 3 常州佳盛净水剂有限公司 硫酸铝 500 500 225.12 科威精细化工厂有机膦酸盐和膦羧酸类水处理剂对水体的污染程度虽大大小于聚磷酸盐类,但与21世纪水处理剂的总体发展方向不相符合。因此,应开发无磷型的可生物降解的绿色水处理剂,如聚天冬氨酸型等,为水处理剂的更新换代做好技术储备,实现企业和地方水处理剂的可持续发展 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现在絮凝剂研究开发的热点,而铝铁复合又是研发热点中的焦点。聚合硫酸铁铝(PFAS)是当今两大主流无机絮凝剂聚铝和聚铁的复合产品还克服了铝盐成本较高,沉淀效果不理想,过量铝残存于水中对人体有害,铁盐容易泛黄和变黑不足对产品絮凝能力有协同倍增效应 常茂生物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L-天冬氨酸 2000 511 6056 DL-苹果酸 5000 3682 酒石酸 5000 5263 L-苹果酸 2000 766 以生物酶为催化剂进行化学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产品纯度高、能耗消耗低、污染物少等优点,可以促进化工清洁生产目标的实现,是未来国家生物产业鼓励发展的生物技术。在发改委编制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剂对传统化学制造过程的改造,显著降低医药、化工等工业的能耗和污染水平。因此,常茂生物公司的发展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应鼓励其不断开发新的化学合成用酶,促进医药和化工生产水平的提升。 涂料 据统计资料,滨江化学工业区目前没有涂料生产企业。常州是我国涂料生产蕞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涂料生产的科技前沿,经济发达,信息流通快,原材料配套条件好,市场成熟,发展涂料产业具有明显优势。结合我国涂料工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常州对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未来园区的涂料发展应以高性能和环境友好作为首要原则。为此,建议常州将硅丙乳液硅丙建筑涂料、UV光固化涂料作为重点发展项目;将氟涂料和粉末涂料作为重点招商项目。序号 行业名称 销售收入 利税 税金 从业人员 废水排放量 COD 1 无机化学原料 3.17 2.48 8.05 0.18 6.74 2 有机化学原料 34.47 37.84 24.62 33.75 14.05 3 合成材料 27.53 20.13 9.28 35.38 21.8 4 传统精细化工 22.37 25.67 25.85 25.85 52.58 5 新领域精细化工 7.05 4.62 6.23 14.49 0.24 0.07 6 医药中间体 5.41 7.65 17.71 4.60 4.76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从上表和上图可看出,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的有机化学原料和合成材料销售收入分列前两位,占了销售收入的62.00%,而税金占47.97%,从业人员占33.90%,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分别占69.13%和35.85%。 销售收入占22.37%的传统精细化工,位居第三位,尽管废水排放量同占第三位,但其COD的排放量遥居头部位,占52.58%,贡献的税金不足26%,但从业人员占据了头部位,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包括生物化工、水处理化学品在内的新领域精细化工除从业人员占14.49%外,其他所占比例均不足8%,与有机化学品和合成材料一样需促进发展。 发展优、劣势分析 发展优势分析 区位优势 常州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优势互补的都市圈。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位于常州市北部的新北区内,北枕长江,南靠沪宁铁路,区位优势明显。区 长江岸线与水资源优势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拥有常州境内的全部长江岸线资源,具有建设深水港的天然条件。 滨江化学工业区在新北区积极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沿江开发战略部署的同时,为充分有效利用宝贵的长江岸线资源,正欲整合岸线、建设现代化的常州港区,运转高效的物流区和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这其中包括录安州的开发,具有沿江通海的水路优势和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优势。 产业基础优势 新北区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2009年工业增加值占67.2%(常州市占56.8%,2008年江苏省占41.28%),工业在新北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 新北区所属的滨江化学工业区现有化工企业96家,涉及化工产业中无机化学原料、有机化学原料、合成材料、颜料染料、农药及其中间体、专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和日用化学品等8个行业,工业总产值约114.68亿元,占工业区全部工业总产值(131.66亿元)的87.10%,占新北区的8.19%;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18.75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品销售(130.25亿元)的91.17%,占新北区的8.55%。可见滨江化学工业区具有良好的化工产业发展基础。 交通运输优势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位于常州国家高新区北部,临长江而建,拥有水路、陆路、航空多层次立体交通和运输网络。2009年我国乙烯产量初步统计为1069.7万吨,表观消费量1165.7万吨,当量消费量约2400万吨,自给率只有约44.6%;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体的自给率均在50%左右徘徊,苯酚和丙酮的自给率分别为53.6%和40.9%;乙二醇自给率为21.7%;PTA自给率为48.7%;聚乙烯自给率为52.0%;聚丙烯自给率为66.6%;聚氯乙烯自给率为88.8%。2015年我国化工产品(类别)需求预测下表。2015年我国石化产品(类别)需求预测表(万吨) 序号 产品(类别)名称 需求量预测 生产能力 一 原料 1 乙稀 300(当量) 200 2 丙烯 2490(当量) 2100 3 对二甲苯 1360 1150 4 PTA 2400 2150 5 乙二醇 980 650 6 160 180 7 苯酚/丙酮 290 320 MDI/TDI 224 260 9 电石 2700 3000 10 烧碱 2450 3300 11 硫酸 6000 6500 二 合成材料 1 合成树脂 5910 6060 2 合成纤维 3170 3800 3 合成橡胶(胶乳) 450 450 三 化工新材料 1 工程塑料 346 200 2 有机硅单体 180 200 3 聚四氟乙烯 4.5 6.0 四 精细化工 1 食品添加剂 430 550 2 饲料添加剂 210 500 3 表面活性剂 310 400 4 涂料 900 1100 染料 65 100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所在的常州新北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总体消费水平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处于我国目前主干市场中心——华东地区的中心区域、长江三角洲的腹地,市场优势显著。 基础设施优势 新北区基础设施基本配套,而且日臻完善。简述如下: 港口:长江常州港在园区内,配套有9个5万吨级通用散货、集装箱码头,3个 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 仓储:现有液体码头配套有仓储罐容万立方米,其中4.6万立方米为保税仓库;专业固体化工仓库约2万平方米。另有50万立方米大型石化仓储罐区正在建设中。 供电:园区拥有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两座110千伏变电站,电压等级110千伏、35千伏、20千伏、10千伏,园区实现双回路供电。 供水: 水源自长江,水量充足。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100万吨;工业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万吨。 供热: 两座热电厂,现供热能力80吨/小时,供汽压力:高压4.5 Mpa,低压0.4~1.0 Mpa。 排污:污水处理厂两座,现日处理能力23万吨(其中化工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并有“一厂一管”的专用压力管道相连接)。 公共管廊:近10公里的公共管廊可以为企业运输原料、产品、蒸汽、工业气体等。 工业气体:引进德国林德工业气体制造商在区内设立工厂,提供氮气、氧气、氢气、氩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天然气:“西气东输”和“川气东输”工程均在区内配设供气站,主要道路也已经敷设管道,确保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气。 危险废弃物处理:专门的化工残渣、废液处置中心3座,年处理能力5万吨。 消防:区内设有特勤消防站,设施、装备先进。 土地平整:土地平整至园区自然标高,交给企业使用,并且基础设施管线已经敷设到地块周围主要道路。 常州市产学研结合、高科技产业发展、科技自主创新的先导区。科教城打破传统的建园模式,着力构建教育、科技和社会服务三大公共平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引进名院名所的科研机构,集聚科技资源,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园区、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养园区和科技创新园区。占地5500亩 产品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科学发展原则: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核心竞争力原则:明确产业选择方向,突出核心,发展附加值高、带动效应强的产品,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三、效益优先原则:产品选择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产品市场前景好,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 四、先进创新原则:规划项目坚持高起点,实现装置规模化、工艺先进化、生产清洁化,实施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循环经济原则:规划项目采用先进清洁技术,减少物料、能源和水资源消耗;产业构成追求产品之间的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发展系列化产品,实现深度加工;蕞大限度地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及能源和水的综合循环利用。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模型(AHP)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指标体系 根据行业专家评分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各产品的竞争力予以研究,主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品吸引力和产品竞争力。根据常州新北工业园区产品数量较多,同类产品可比性较强的特点,就现有的七大类产品分类予以评价。采用AHP模型和GE矩阵模型对各产品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下一阶段常州新北工业园区各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指导园区下一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产品吸引力和产品竞争力两方面,其中影响产品吸引力的主要要素包括:产业政策、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供需比率、行业销售利润率、行业竞争强度、装备国产化水平、资金需求、环保及安全要求等十个要素;影响产品竞争力的主要要素包括市场占有率、相对市场占有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利税率、原料可得性、技术先进性、产品品种质量、人力资源能力、综合能耗、COD排放量。 评价体系各要素评分指标分别如下表所示。 产品吸引力评分标准 序号 评价指标 1、2 3、4 5、6 7、8 9、10 1 产业政策 禁止类 行业准入类 一般限制类 一般类 鼓励类 2 市场规模 0.01万吨以下 0.010.5 万吨 0.510 万吨 10100 万吨 100万吨以上 3 市场增长率 5%以下 5%-15% 15%-30% 30%-50% 50%以上 4 供需比率 110%以上 110-90% 90-70% 70-50% 50%以下 5 行业销售利润率 4%以下 4%-8% 8%-12% 12%-16% 16%以上 6 行业竞争强度 很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很低 7 装备国产化水平 全部进口 大部分进口 部分国产化 大部分国产化 全部国产化 8 资金需求 很大 较大 一般 较小 很小 9 环保及安全要求 很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很低 10 替代品性价比 很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很低 序号 评价指标 1、2 3、4 5、6 7、8 9、10 1 市场占有率 低 较低 一般 较高 高 2 相对市场占有率 低 较低 一般 较高 高 3 销售利润率 低 较低 一般 较高 高 4 销售利税率 高于行业10%外 高于行业10%内 行业平均 低于平均10%内 低于平均10%上 5 原料可得性 全部来自园区外 大部分来自园区外 一半来自园区 主要来自园区 全部来自园区 6 技术先进性 国内落后 国内一般 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 国际领先 7 产品品种质量 品种单一,质量差 品种单一,质量较低 一般 品种较全,质量较高 品种全,质量高 8 人力资源能力 差 较差 一般 较好 好 9 综合能耗 高于行业10%外 高于行业10%内 行业平均 低于平均10%内 低于平均10%上 10 COD排放量 高于行业10%外 高于行业10%内 行业平均 低于平均10%内 低于平均10%上 GE矩阵(GE Matrix)又称通用电器公司法、麦肯锡矩阵、九盒矩阵法、行业吸引力矩阵。 GE矩阵模型 GE矩阵以市场吸引力及企业相对竞争力为两个主轴,根据吸引力及竞争力的不同,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九个单元的矩阵。落在左上角三个格区域的细分市场可以看作是成长发展型的市场,值得投资,应加强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或者采取前向、后向、横向一体化的行动。对于对角线上的细分市场,是应该采取专业化,或聚焦市场,以维持市场地位和保持盈利,购并、市场渗透和产品开发是经常采取的行动。右下角三个格区域的细分市场,是应该收获或剥离的市场,应减少投资,并尽可能地从中得到收获。 产品评价体系的运用 产品评价的步骤如下: 一、定义各重要要素 对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内的现有的产品以及产业链是否具有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市场上同样产品比较,不同企业的相同的产品在同样的市场上,谁的市场占有率高,工艺先进,谁的竞争力就强,即产品竞争力;二是同不同产品比较,哪种产品,销量大、带来利润多、三废排放少的产品竞争力强,即产品吸引力。 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我们在产品竞争力和产品吸引力评价体系中各选了10项重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这些重要指标基本上可以涵盖产品综合竞争实力的各个方面。 二、估测每个产品各要素的影响(打1-10分) 结合国家政策、专家意见以及园区各企业填写的《产品调查表》,通过产品吸引力评分标准和产品竞争力评分标准将每个产品各个要素的影响进行打分予以量化,打分结果为1~10分之内整数。 三、确定各要素权重(可用AHP分析)。 将产品竞争力要素应用到层次分析法模型中,进行竞争力评价,模型分为产品吸引力力和产品竞争力两种模型,如下图所示。 通过专家调查法得出了吸引力分析主要竞争要素的权重和不同下游产品内外部要素的权重。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产品吸引力因素权重中环保及安全要求、行业销售利润率和市场增长率是排名前三位的权重指标。 在产品竞争力因素权重中COD排放量综合能耗销售利润率 各要素评分乘以权重后加合,得到各产品内外部因素的加权数据; 各要素评分乘以权重后加合,得到各产品内外部因素的加权数据; 绘制GE矩阵,以圆点大小代表该产品的相对市场规模; 对现有和规划产品定位。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评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摘录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2011年本),结合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具体情况摘要如下: 鼓励类的产品(类别)有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及专用中间体和助剂的开发生产;生产、使用、施工及后处理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或对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环保型涂料生产;新型生物化工产品、专用精细化学品和膜材料生产;新型高效、无污染催化剂开发及生产;有机硅、有机氟及高性能无机氟化工产品生产;无机纳米及功能性材料生产;新型染料及其中间体开发及生产;大型芳烃生产装置建设;提高油品质量的炼油及节能降耗装置改造;新建乙烯起始规模80万吨/年及以上,现有乙烯以节能降耗为主的改扩建;大型合成树脂及合成树脂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大型己内酰胺、乙二醇、丙烯腈的生产技术开发和成套设备制造;大型合成橡胶、合成胶乳和热塑性弹性体先进工艺开发、新产品制造 ;新型环保型、节水、节能、环保用等专用化学品生产;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生产及低成本化、新型塑料合金生产;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大型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和特种沥青生产;含硫含酸重质、劣质原油以及高硫重油、高硫石油焦综合利用;合成树脂加工用新型助剂、新型吸附剂、高性能添加剂和复配技术开发;30万吨/年及以上氧氯化法制取聚氯乙烯;醇醚燃料生产;烧碱用离子膜生产;农药清洁生产工艺及三废治理新技术。 产品评价及说明 据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各企业近几年生产销售数据,结合评价体系确定要素评分指标要求,对各种产品的二十项因素予以打分,并结合各因素的权重计算出该产品的产品吸引力指数和产品竞争力指数,尔后采用GE矩阵对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作出综合评价、分析。 本次现有产品竞争力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到96个化工企业七大类共计213种化工产品的调查表格,具体结果如下。 鼓励类 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头部类是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都较强,或说对园区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尽量扩大投资,谋求市场主导地位的产品,共有3种产品,分别是烧碱、苯乙烯和顺酐; 第二类是产品吸引力很好,但是相对而言产品的竞争力稍显不足,因此需要进行市场细分,谋求在某一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共有19种产品,分别为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加巴喷丁、叔戊醇钠、亚磷酸二甲脂、盐酸坦洛新、盐酸格拉司琼、奥美格氏物、氨甲环酸、L-天门冬氨酸、L-苯丙氨酸、L(+)-酒石酸、L-天冬氨酸、D,L-苹果酸、L-苹果酸、有机酸盐、有机酸酯、S-3-羟基-1-丁内酯、1,2,3,4-丁烷四羧酸; 第三类是产品竞争实力较强,可以说在国内甚至国际拥有领先地位,但是产品市场的吸引力稍显不足,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在细分市场中强化主导地位,共有14种产品,分别为偏苯三酸酐、特殊酐类、工程塑料树脂(ABS、PC等)、聚氨酯树脂合成革、SMC、3-苯基-6-氯哒嗪-4-氧基硫代碳酸脂、树脂促进剂、特殊增塑剂、水处理药剂、富马酸等。 限制类 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头部类是产品的吸引力远高于产品的竞争力,说明产品自身的工艺技术、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等诸方面均有所欠缺,需要采取并购战略进行发展的产品,共有3种产品,分别是非洛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对羟基苯基苯丙酮; 第二类是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都位居中游,相对而言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并没有很好的表现,但生产经营状况比较稳定的产品,需要进一步细分市场,进行专门化的生产,否则很容易就被迅速发展的市场所淘汰,这类产品也是所有评价产品中蕞多的,共有110种产品,分别为活性氧化锌、硫代硫酸钠、三氯化磷、硫酸、盐酸、硫酸二甲脂、亚磷酸、硫酸铵、苯甲酸、5-氟茚酮、萘胺、硝体、(甲基)丙烯酸羟乙/丙脂、甲萘胺、甲萘酚、赛克、混合苯系列(苯,甲苯,二甲苯,重苯)、乙二醛(40%水溶液)、苯、二甲苯、甲苯、糠胺、苄胺、β-苯乙胺、邻甲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对丙基环己基苯酚(未生产)、反式对烷基环己基甲酸系列、3-(4-甲基苯甲酰基)丙酸、原丙酸三甲脂、原丙酸三乙脂、原戊酸三甲脂、原戊酸三乙脂、原丁酸三甲脂、原丁酸三乙脂、氰乙酸甲脂、氰乙酸乙脂、尼文酸、环戊烷、N-{1-[1-(4-氯苯乙基)环丁基]-3-异丁基}-二甲胺、(ss)-N-(a-苯乙基)-(间三氟甲基苯基)-2-丙胺、戊烷、富马酸、甲醛、环氧甲酸、聚氨酯树脂系列、铸造树脂系列、聚苯乙烯珠体、不饱和树脂胶衣、不饱和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氟胶磺隆、5%氰戊菊酯原药乳油、2.5%氯氟聚酯乳油、氰戊菊酯原药、赛克、甲氧普林、343R,356R分散红、分散染料、DCB、有机伪氮颜料、酞菁颜料、颜料糊、防老剂PA/DNP、高性能塑料粉末、防老剂AD/CD/ODA、防老剂NS-6、防老剂224/AW、橡胶助剂PM、三乙基硼、羟基亚乙基二磷酸、丙烯酸类聚物阻垢剂、三氧化铝、环乙基苦杏仁酸、金属防锈油、橡胶助剂、502胶水、改性沥青、重交沥青、三氯蔗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二碳酸二叔丁酯、二胺、咪唑类兽药原料药、盐酸普罗帕酮、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磷酸氯喹、丙二酸二乙酯、丙二酸二甲酯、草酸二乙脂、怕苏水解酯、氨甲苯酸、盐酸雷尼替丁、3-氨基-4-吡唑甲醛胺、利塞膦酸钠及其中间体、5,6-二甲基苯并咪唑、L丙氨酸、加替沙星环各脂、氨丙基咪唑(未生产)、S-吲哚啉羧酸、去氧氟尿苷氢化物、哌啶甲酸系列、福率普利中间体、扎来普隆及中间体、比卡鲁胺中间体、原碳酸四乙脂、L-酪氨酸甲脂盐酸盐、氰基乙酰胺、氰乙酸甲酯系列、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和N-2-羟基-3,5-二烷基苯并三氮唑; 第三类是产品竞争实力很强,可以说在国内甚至国际拥有领先地位,但是产品受到市场、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不能进一步扩大市场,需要维持现有地位的产品,如氯乙酸甲脂。 淘汰类 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头部类鉴于市场需求尚可,但产品竞争力不足,需要更加专门化生产,主要目标为谋求小块市场的产品,共有30种产品,二萘酚、还原黑3B、还原漂蓝BC、还原棕BR、还原橄榄绿B、还原橄榄T、还原深蓝BO、还原蓝RSN、还原黄G、还原金橙G、还原艳橙GR、还原黄F3GC、还原黄2GF、还原藏青RA、还原黑BB、还原黑RB、还原绿MW、还原棕R、还原金橙3G、还原红酱2R、还原猩红GG、还原玉红R、还原红FBB、还原艳紫2R、还原紫FFBN、还原艳绿、还原灰M、还原黄3RT、钛酸四异丙酸和苯氧基磷酰氯; 第二类虽然产品拥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但是由于市场规模、环保等因素,需加大调整力度的产品,共有31种产品,分别为乙酰氯、2.6-二氯甲苯、2.6-二氯苯腈、3-氧-2-甲基苯胺、6-氯-2-硝基甲苯、3-氯-1-丁烯、4-氯丁醇、氯乙酰氯、氯乙酸、氯乙酸甲脂、一氯丙酮、N,N-二甲基-3-氯丙烷盐酸盐、2.4-二氯苯氧乙酸及基系列、4-溴苯基复合物、丙烯酸涂层胶、阿斯巴甜、4-7-二氯喹啉、氯乙酸乙脂、二氯乙酸甲脂、2,4-二氯-5-氟苯乙酮、二氯乙酯、一氯乙酸甲酯、对氯苯甘氨酸、邻氯苯甘氨酸、2,2,4-三氯苯乙酮、手性菊酸铵盐、吗啉环合物、速尿中间体、甲磺酸帕珠沙星、舒林酸和佐匹克隆; 第三类是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都较弱,需要放弃投资的产品,如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和叶酸。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结构调整规划化工产业定位 结构调整规划化工产业定位 现有优势产品的发展定位 现有优势产品的发展定位主旨:①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③改善环境;④在延伸产品链和产品(系列)升级的同时,横向闭合,发展循环经济。 根据对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发展优、劣势的分析和目前生产产品的评价,尤其是中国石油在常州长江基地的建设和甲醇制烯烃(MTO)两个龙头项目的建设,滨江化学工业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链有芳烃产品链(苯、二甲苯)、氯碱产品链、烯烃产品链及其三链的融合与延伸,生产化工新材料及其合金,并根据滨江化学工业区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定位,从不同的切入点发展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和电子化学品行业,在整合中提升,在调整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各具特点的产品链及其在国内重点发展的产品(系列)、推荐在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发展的产品(系列)分述如下: 优势产品 芳烃产品链 芳烃是苯、甲苯、二甲苯(BTX)的统称,其中二甲苯有三种异构体,即邻二甲苯、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混二甲苯可用作溶剂,更重要是分离三种异构体。工业上通常采用异构化方法得到邻二甲苯,对二甲苯,尤其是对二甲苯。芳烃产品链见下图。 芳烃产品链图 芳烃产品链是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具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产品链,随着中国石油长江基地和MTO项目的建设,此产品链不但能够纵向完善和延伸,而且将不断横向拓展,并结合发展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端产品,将成为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颇具优势,并对其调整整合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的产品链。芳烃产品链重点规划的项目见下表。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芳烃产品链重点规划的项目 序号 产品名称 生产规模 1 BDO/THF 5 顺酐 2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 1 BDO、精对苯二甲酸、聚丁二醇醚 3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 2 BDO、丁二酸 4 多品种增塑剂(DIDP/DINP/TOTP) 5 苯酐、偏酐、癸醇、任醇、辛醇 5 MBS 2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 6 石油树脂 3 碳九芳烃 7 偏苯三酸酐 1 偏三甲苯 8 均酐 0.3 均四甲苯 9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嵌段共聚物(SIS) 2 苯乙烯、异戊二烯 10 异戊橡胶 4 异戊二烯 11 K树脂 2 苯乙烯、丁二烯 12 聚苯硫醚(PPS) 0.5 对二氯苯、硫化钠 13 ACR抗冲改性剂 1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 14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 0.3 PTA、 15 热塑性弹性体(TPE) 2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 16 PTT 5 PTA、 PDO 17 聚酰亚胺(PI) 0.1 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醚二胺 18 聚苯醚(PPO或PPE) 2 苯酚、有机胺、甲醇 19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1 萘二甲酸二甲酯(NDC)、乙二醇 20 芳纶 0.1 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氯、N-甲基吡咯烷酮、烧碱、硫酸 21 1 顺酐、碳源 22 塑料合金 5 PC、ABS、PBT、PA、PET、添加剂 23 塑料加工 10 PVC、PS、PP、PE等 电子级环氧树脂 3 双酚A等 通过工业盐或盐卤电解生产烧碱,并联产氯气和氢气,并以此为主线向下延伸的产品统称为氯碱化工。氯碱化工门类繁多,分支复杂。其主要产品有烧碱、氯气、PVC、烷烃氯化物、芳烃氯化物、氯化高聚物、消毒杀菌产品等。氯碱产品链见下图。 氯碱产品链 氯碱化工是常州生产几十年的传统化工产品,唯独具有发展资源(盐卤)的行业,具有多重发展的比较优势,随着MTO项目的建设,氯碱与烯烃的融合发展,将突破常州发展氯碱化工的瓶颈,更是滨江化学工业区又一颇具发展潜力的产品链。考虑到保护长江水体,对产生含氯废水的生产工艺要严格予以把关。 氯碱产品链推荐的规划项目见下表。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氯碱产品链推荐的规划项目序号 建设项目 主要原料 1 离子膜烧碱 0 盐卤 2 氯代异氰尿酸 氯气、氰尿酸 3 氧氯化法VCM 30/16 乙烯、氯气、氧气 4 双氧水/环氧丙烷 20/20 氢气、丙烯 5 环氧氯丙烷 甘油 聚醚 20 7 氯化苄 氯气、甲苯 烯烃产品链 烯烃主要包括乙烯、丙烯和丁二烯。乙烯是石化产业的龙头,以乙烯、丙烯为原料可衍生出品种繁多的石化产品。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将采用非石化原料路线的MTO工艺生产乙烯、丙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产品链见下图。 烯烃产品链图 乙烯、丙烯、丁二烯,尤其是乙烯将基本破解滨江化学工业区两大优势产业链(苯和氯)的发展困局,为园区的建设和提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烯烃产品链推荐的主要规划项目见下表(前已述及的产品,在此不再赘述)。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烯烃产品链推荐的规划项目序号 建设项目 主要原料 1 异丙醇 10 丙烯 EVA树脂 10 乙烯醋酸乙烯 环氧乙烷 10 乙烯、氧气 4 乙醇胺/乙撑胺 6环氧乙烷氨 环氧树脂 双酚A、环氧氯丙烯 6 氯醋共聚树脂(新建) VCM、醋酸乙烯 1,3-丙二醇(PDO) 1 丙烯 化工新材料 一、工程塑料及其合金 按照用量、性能和使用范围划分,工程塑料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种类多,性能优异价格昂贵。工程塑料合金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工程塑料采用反应性增容等技术,发生接枝、嵌段等化学反应,获得具有许多卓越性能的新材料,不但能降低成本,便于加工,而且能减少环境污染。工程塑料品种及分类见下图。 二、有机硅材料 有机硅材料是具有某些特性的新型化工材料。目前工业生产的有机硅材料大部分是由具有甲基、苯基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聚合而成,其中甲基基团尤为广泛。有机硅材料产品链见下图。 有机硅产业链图 有机硅材料是根据产业定位建议开辟生产的化工新材料。有机硅材料采取外购有机硅单体,从后加工起步的模式,重点规划项目有2万吨/年硅橡胶、1万吨/年硅油、1万吨/年硅丙乳液等。 三、有机氟材料 氟化工是以萤石资源为产品链起点,以氢氟酸为基础原料,延伸出包括ODS替代品、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和氟化盐四大类产品的化工新材料,其中发展的重点是有机氟材料。有机氟材料产品链见下图。 有机氟材料产品链图 作为发展氟化工的资源保障——萤石产量我国位居世界头部;基础氟化工产品氢氟酸和氟化盐中重要品种氟化铝生产能力、产量均位居世界头部。在有机氟领域,我国已发展成为初级氟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氟烷烃中的二氟一氯甲烷(F22)、氢氟烃(HFC)、聚四氟乙烯(PTFE)的生产能力、产量也位居世界头部。含氟精细化学品等的生产与出口总量已非常引人注目,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竞争力。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处在我国主干市场的中心,而且具有联江通海的区位优势,建议从制冷剂的替代品作为切入点,进入有机氟材料行业。规划的重点项目有1万吨/年F32(二氟甲烷)、1万吨/年F125(五氟乙烷)、2万吨/年的F410a(F32和F125的混合工质)等。 电子化学品 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我国电子化学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电子化学品的主要消费国之一,2009年的市场规模约170亿元,其中40%左右依赖进口。根据目前电子工业的发展计划,预计2015年我国电子化学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元。 与其他专用化学品不同,我国电子化学品发展滞后于电子工业,许多产品的制造水平满足不了电子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且产品更新速度也不能保持与电子工业同步。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处在我国电子工业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腹地,发展电子化学品具有毗邻市场的优势,但缺乏产业基础。建议与有科研实力的机构合作,从电子级环氧树脂、主要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的六氟磷酸锂两个产品入手,不失时机的发展高端电子化学品。可在下列方面寻求合作与发展: 一、光刻胶:相关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建设193nm光刻胶及电子束光刻胶的工业化生产; 二、超净高纯试剂:相关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建设0.12~0.16μm技术用的BV2Ⅳ级超净高纯试剂的工业化装置,ULSI超净高纯试剂具备工业化能力; 三、封装材料:进一步提高环氧塑封料的产品档次; 四、基板材料:相关企业与与科研单位合作,实现液态环氧树脂和特种环氧树脂的国产化,开发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氰酸酯树脂等新一代基板材料; 五、平板显示用材料:高档TFT用液晶材料的工业化生产,TFT-LCD用偏光片生产上有所突破,实现PDP荧光粉浆料的工业化生产。 产品(系列)升级 根据对现有产品评价和优、劣势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定位,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需要升级的产品(系列)主要是常州具有生产和发展基础的精细化工产品,包括涂料、水处理化学品、农药、颜料和染料。 涂料 常州是我国涂料生产蕞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涂料生产的科技前沿阵地,周边原材料配套条件好,市场成熟,发展涂料产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人才、新品研发优势。结合我国涂料工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对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未来园区的涂料发展应以高性能和环境友好作为头部要则。为此,建议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将硅丙乳液—硅丙建筑涂料、UV光固化涂料作为重点发展项目;将氟涂料和粉末涂料作为重点招商项目。按形态分类的涂料分类见下图。 涂料分类图 水处理化学品 目前滨江化学工业区有3家企业从事水处理化学品的生产。生产的主要品种有缓蚀剂、阻垢剂、杀菌灭藻剂、清洗预膜剂、消泡剂、絮凝剂等20余个品种(系列)。根据环保和我国水资源状况,对水处理化学品的提升建议如下: 一、有机膦酸盐和膦羧酸类水处理剂对水体的污染程度虽远远小于聚磷酸盐类,但不符合21世纪水处理化学品的总体发展方向。因此,应开发无磷(膦)型的可生物降解的绿色水处理剂,提升滨江化学工业区水处理化学品的清洁生产水平。 二、无论是有机还是无机的单剂品种,在性能上已无法满足水处理工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的日益加重,水价格的不断提高,为降低水耗,很多企业的循环冷却水不得不长期使用高碱度和高硬度的水质在高浓缩倍数下运行,设备极易产生严重的结垢和腐蚀问题。因此,开发适应高碱度、高硬度、高浓缩倍数循环冷却水专用化学品成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如以聚天冬氨酸为主要组分的全有机配方专用药剂,可使循环水浓缩倍数提高到5.0左右,可节约补充水38%左右,降低排污水70%以上。 无机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复配已经成为絮凝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可以提高净水剂的絮凝效果和减少药剂投加量、降低水处理化学品成本。建议开发具有絮凝效果好、用量少、抑制藻类生长、水处理成本低的聚铁与有机高分子的聚合复配品种。 三、利用园区资源优势,开拓新单剂品种的生产,如以园区生产的顺酐为原料,加快发展聚天冬氨酸产品。聚天冬氨酸与有机磷系缓蚀阻垢剂存在协同作用,常与乙烯基聚合物分散剂(如聚丙烯酸、水解聚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共聚物等)、膦系化合物缓蚀阻垢剂(如HEDP、ATMP、PBTCA等)等复配成高效的、多功能的缓蚀阻垢剂。 四、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现在絮凝剂研究开发的热点,而铝铁复合又是研发热点中的焦点。聚合硫酸铁铝(PFAS)是当今两大主流无机絮凝剂聚铝和聚铁的复合产品,它既可保持两者原有的优点,还克服了铝盐成本较高,沉淀效果不理想,过量铝残存于水中对人体有害,铁盐容易泛黄和变黑等不足,并对产品絮凝能力有协同倍增效应。建议利用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铝的上下游关系,发挥综合优势,鼓励合作,有利于发展聚合硫酸铁铝的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水处理化学品分类见下图。 水处理化学品分类图。 生物化工 常茂生物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技术水平蕞高、生产规模蕞大采用生物酶法合成L-苹果酸、L-酒石酸和L-天冬氨酸的生产企业,目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有一定的知名度。以生物酶为催化剂进行化学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产品纯度高、能耗消耗低、污染物少等优点,可促进化工清洁生产目标的实现,是未来国家生物产业鼓励发展的生物技术。在发改委编制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剂对传统化学制造过程的改造,显著降低医药、化工等工业的能耗和污染水平。因此,常茂公司的发展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应鼓励其不断开发新的化学合成用酶,促进医药和化工生产水平的提升。生物化工产品链见下图。 生物化工产品链图 化学农药 农药行业是高投入、高产出、污染难治理的行业之一,但是国内主要还是以生产过专利期农药品种为主,因此不存在专利侵权问题,产品同质化竞争相当激烈。总体上,我国农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污染治理的代价极高,企业效益普遍较低。 化学农药产业链示意图如下。 化学农药行业产业链 《江苏省农药行业规划(2009~2015年)》未将常州的有关园区推荐为农药发展区。考虑江苏省环境保护和常州化工污染整治总体要求,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内不宜再扩大原药产能,但可以鼓励农药制剂扩大生产。 2,4-D系列产品为近年来市场有起色的农药产品之一,出口形势较好。但是该产品系列生产污染物排放较大,含酚废水十分难于治理。国内浙江长兴中山化工有限公司因环保压力大而搬迁到安徽东至县。建议调整产品结构,关停2,4-D系列产品的生产,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颜料、染料及中间体 根据统计,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内主要有4家企业从事染料、有机颜料、中间体的生产,除常州龙宇颜料化学有限公司和常州市临江化工有限公司外,其他颜染料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小型企业,而且产品品种老化,品种结构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颜染料行业为完全竞争性行业,世界及我国产能已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赚钱效应低。滨江化学工业区的颜染料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相对又比较低。长江水系为淡水水域,沿江工业区内已不适宜发展污染严重的颜染料的生产。因此,无论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从环境保护的大局出发,常州市滨江化学工业区内都不应再扩大染颜料的生产,而应退出染颜料的合成。 染料分类见下图。 染料的分类图 常州龙宇颜料化学有限公司是常州北美化学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其颜料生产规模特别是偶氮结构颜料在国内同行业也位居前列,由于生产成本较低,在价格上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但该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有色污水,2009年排放污水量155万吨,COD的排放达240吨,是国家废水重点监控的4547家企业之一。为降低废水和COD的排放,达到国家和地区废水排放标准要求,建议龙宇颜料应尽可能不在滨江化学工业区进行颜料滤饼的合成,而以颜料商品化生产为主要业务,所需颜料滤饼主要通过集团内企业供应或与其他企业合作生产。 常州市临江化工有限公司为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是国内蕞大的蒽醌系列染料及中间体的生产,在常州、连云港、海门安徽铜陵等地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建议亚邦染料股份根据公司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不同区域环境保护的差异,对生产品种进行更加合理的调整,并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减少废水排放量和COD达标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常州市佳森化工有限公司是亚邦颜料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分散红343、分散红356和加氢法3,3-二氯联苯胺DCB)的生产。分散红343和分散红356是高档分散品种,附加值较高,而且生产吨位,年产量200吨左右。该公司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DCB的生产。催化加氢法已是生产DCB先进的技术,但其单位产品邻硝基氯苯的消耗指标与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下降的空间。1-萘胺、1-萘酚、1,4酸钠,尼文酸,大苏打和N-苯基-1-萘胺等中间体,产生的废水不易治理。建议做到污水达标排放, 规划产品的发展定位及原则 根据对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生产企业的调查统计及其评价及发展优势分析,充分利用和江苏省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和沿江城市带规划,尤其是国家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大好机遇,借常州市对江边环境治理的东风,不失时机的进行园区的调整、提高和发展。与此同时,在产业结构,尤其是在产品结构的调整上引导优化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发展效率,以巩固和提升沿江开发成果,达到合理利用岸线、保障水源地安全、确保生态发展的宗旨,为此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发展坚持石化产业为主导,着力完善芳烃、氯碱、烯烃产品链及其融合,加快做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倾力做强合成材料、精细化工。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结构调整规划化工产业规划在落实科学发展和体现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同时,充分依托产业基础,将两端延伸和拓展发展相结合,承接中国石油长江基地的芳烃和MTO烯烃原料,发展高端及新产品、新材料及其深加工等,其化工产业规划产品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兼顾统一规划和滚动实施的原则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规划范围包括建成区(B、C地块)和规划区(D地块),此三地块和A地块以及中国石油长江基地、烯烃项目基地相互关联,共赢发展。为确保园区内原材料、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的科学、有效配制,规划产品在调整、整合的同时,使之既能满足骨干企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向下游延伸和拓展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要求。 二、突出地区特色和优势的原则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业已形成了以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及重芳烃)为原料的合成材料产品链和以常州岩盐(卤水)为原料的氯碱化工产品链,这是滨江化学工业区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在继续做大做强的同时,实现向前端延伸,破解原料(芳烃、烯烃)瓶颈,向下延伸加工、拓展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等高端产品领域的优势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 常州发展化工产业要充分考虑到长江水体的生态保护,充分考虑初级原料、土地及环保资源的限制条件,应在产业规模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 四、依据市场导向的原则 在产品和项目的选取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大、进口量大和长三角自身消费大的产品,同时面向国外市场。 五、重点发展高端化学品的原则 常州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传统的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时期。同时考虑到长江水体和常州生态城市环境保护等敏感因素的制约,滨江化学工业区要重点发展高端化学品,为常州及周边汽车、电子和建筑等支柱产业的发展配套生产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 六、确保生态发展的原则 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发展理念,按照工业生态的模式,通过机制、技术创新和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尽可能地做到物尽其用,形成上下游融合和拓展的产业链,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态发展。 根据产业规划原则,规划的产品定位体现以下产业发展方向: 一是芳烃和烯烃向两端延伸,前端延伸更显重要。加快推进中国石油江苏长江新材料基地项目的建设,为园区芳烃和烯烃产品链提供原料支撑,同时引入MTO烯烃项目,将破解常州多年来氯碱与烯烃融合发展的困局,同时也为芳烃和烯烃产业链的完善、拓展,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利的支撑,而且能够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产业经济附加值。 二是绿色工艺,生态发展周边地区市场前景乐观的专用化学品。长三角是我国的主干市场之一,汽车、电子、设备制造和建筑等产业发达,石油化工作为传统的基础行业,为下游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支撑。因此,滨江化学工业区要服务于长三角未来高新产业的发展,依托自身优势,为常州及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专用化学品,为常州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是重点生产主干市场前景乐观的化工新材料产品。长三角各领域的发展,需要化工产业提供大量不同功能型的化工新材料产品。因此,滨江化学工业区要采用国内外领先的工艺技术,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不仅要满足常州及周边市场对化工新材料消费的数量要求,而且要满足上述地区对化工新材料功能性和环保性的高标准要求。 重点规划产品 根据结构调整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现有产业的评价以及规划产品的定位,推荐了41个重点规划项目,并对其竞争力和吸引力进行评价。见下表。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结构调整项目 序号 产品名称 装置规模 主要原材料 1 BDO/THF 5 顺酐酯化加氢法 2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 1 BDO、精对苯二甲酸、聚丁二醇醚 3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2 BDO、丁二酸 4 甲基异丁基酮 2 丙酮、氢气 5 MBS 2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 6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嵌段共聚物(SIS) 2 苯乙烯、异戊二烯 7 K树脂 2 苯乙烯、丁二烯 8 ACR抗冲改性剂 1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 9 多品种增塑剂(DIDP/DINP/TOTP) 5 苯酐、偏酐、癸醇、任醇、辛醇 10 石油树脂 3 碳九芳烃 11 偏苯三酸酐 1 偏三甲苯 12 均酐 0.3 均四甲苯 13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 0.3 PTA、 14 异戊橡胶 4 异戊二烯 15 聚苯硫醚(PPS) 0.5 对二氯苯、硫化钠 16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1 异氰酸酯、多元醇 17 PTT 5 PTA、 PDO 18 乙烯-乙烯醇(EVOH)树脂 1 乙烯、醋酸乙烯 19 热塑性弹性体(TPE) 2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 20 聚苯醚(PPO或PPE) 2 苯酚、有机胺、甲醇 21 聚酰亚胺(PI) 0.1 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醚二胺 22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1 萘二甲酸二甲酯(NDC)、乙二醇 23 芳纶 0.1 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氯、N-甲基吡咯烷酮、烧碱、硫酸 24 异丙醇 5 丙烯 25 三元乙丙橡胶 5 乙稀、丙烯 26 塑料合金 5 PC、ABS、PBT、PA、PET、添加剂 27 塑料加工 10 PVC、PS、PP、PE等 28 硅橡胶 2 机硅单体(硅氧烷) 29 硅油 1 有机硅单体 30 硅丙乳液 1 有机硅单体 31 F32(二氟甲烷) 1 三氯甲烷、氟化氢 32 F125(五氟乙烷) 1 F22(二氟一氯甲烷) 33 F410a 2 F32/F125混合物 34 L-乳酸 5 玉米淀粉、酸、碱 35 聚乳酸 3 乳酸聚合 36 聚天冬氨酸 1 顺酐、碳源 37 电子级环氧树脂 3 双酚A 38 电子级氢氟酸 0.2 无水氢氟酸 39 六氟磷酸锂 0.1 氟化锂 40 硅丙建筑涂料 2 有机硅单体 41 UV光固化涂料 1 丙烯酸酯、聚氨酯等 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规划41个重点规划项目主要原材料需要量表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单位 形态 需要量 备注 1 顺酐 万吨/年 液体 5.750 2 氢气 万吨/年 气体 2.005 3 甲醇 万吨/年 液体 2.952 5 PTA 万吨/年 固体 4.889 6 聚丁二醇醚 万吨/年 固体 0.385 7 1,3-丙二醇 万吨/年 液体 1.990 8 PC 万吨/年 固体 2.090 9 ABS 万吨/年 固体 1.360 10 PBT 万吨/年 固体 0.580 11 PA 万吨/年 固体 0.340 12 PET 万吨/年 固体 0.490 13 丁二酸 万吨/年 液体 1.180 14 苯酐 万吨/年 液体 2.200 15 醇类 万吨/年 液体 2.830 16 氯气 万吨/年 液体 0.516 17 烧碱(折百) 万吨/年 液体 3.999 18 C5/C9 万吨/年 液体 8.220 19 溶剂(己烷) 万吨/年 液体 0.066 20 三氯化铝 万吨/年 固体 0.027 21 偏三甲苯 万吨/年 液体 0.710 22 醋酸 万吨/年 液体 0.049 23 均四甲苯 万吨/年 液体 3.600 24 异戊二烯 万吨/年 液体 5.640 25 苯乙烯 万吨/年 气体 2.332 26 丁二烯 万吨/年 气体 1.379 27 环己烷 万吨/年 气体

  湖北襄阳吸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可行性报告(泵及配件、汽车零部件).doc

  湖南某实业有限公司4万t硫酸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评估报告,2013.doc

  2022年一级建造师《法规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精编)94.docx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changzhou.021cf.cn/index.php/post/5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7月25日江苏嘉林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常州市1宗工业用地以40万元亩成交

2022年7月25日江苏嘉林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常州市1宗工业用地以40万元亩成交

  中指云网讯:2022年7月25日,江苏省常州市成交1宗工业用地,江苏嘉林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底价864.00万元竞得HL070511-05地块,楼面价240元/㎡。   中指云网讯:编号为HL070511-05地块,位于横洛西路西侧、黄桥路北侧,工业用地,出让年限 50年,出让总用地面积为14385.00㎡,建设用地面积14385.00㎡,容积率≥1.5,≤2....

佳士科技:公司已在常州、惠州竞拍取得国有工业土地用于筹建智能制造工厂

佳士科技:公司已在常州、惠州竞拍取得国有工业土地用于筹建智能制造工厂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您好,请问公司: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逐步渗透的具体规划是什么?主要希望以投资新建还是产业并购的方式,完成产业链全覆盖?谢谢!   佳士科技(300193.SZ)6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多元化表现在在焊接上下游领域进行扩张,如焊材、焊配及焊接强相关产品;国际化表现在公司要成为国际化的公司而非本土...

全国土地市场走凉!第二批集中拍地后常州更值得被看好!

全国土地市场走凉!第二批集中拍地后常州更值得被看好!

  9月上旬开始,全国多个重点城市的第二批集中供地迎来了竞拍。从目前的竞拍数据来看,各个城市多少都有点“凉意袭人”的意思在。   在第二批集中拍地之前,多个城市出现了临时“中止”出让的情况。其中沈阳中止出让宅地数达22宗,占其第二轮集中供应总量的比重高达50%。   距离常州蕞近的苏州,也有2宗宅地的中止出让。另外,长三角热点城市杭州,第二批挂牌的十...

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落地

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落地

  目前,全国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为精准防控,科学施策,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确保我区重点产业项目早落地、早见效,经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利用科在保证科学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工作,逐宗梳理重点项目供地情况,与各镇、街道等部门沟通协作,统筹协调解决重点项目落地问题,加力促进经济循环畅通运行。围绕重点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能耗指标、环境评价、政策扶持、施工...

土拍一触即发!常州7宗地块正式公告!涉及天宁、钟楼、新北…

土拍一触即发!常州7宗地块正式公告!涉及天宁、钟楼、新北…

  刚刚获悉,在常州自然资源网上交易系统中,常州官方预公告了7宗地块的挂牌信息。   在前不久召开的常州城市土地价值推介会上,常州官方宣布常州将会采取挂牌预公告+正式公告的土拍新制度。   本次也是常州首次采用预公告形式进行挂地,出地的程序上,相比去年也降低了保证金比例,放宽了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   同时,预公告规定时间内,对地块...

土拍网苏州站-苏州土地投资门户

土拍网苏州站-苏州土地投资门户

  7月30日,苏州第二批次集中挂地(苏州7号公告)正式推出,共计23宗经营性建设用地。从7号公告挂出的23宗地块用地性质来看,涉宅用地共计18...   7月27日,张家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挂出了“张地网挂[2021]37号”公告,本次公告推出了张地 2020-B11-A号地块,宗地编码:...   6月29日上午10点,张家港市挂[2021]...

城市工业园区存量更新中的利益博弈与治理创新——深圳、常州高新区两种模式的比较

城市工业园区存量更新中的利益博弈与治理创新——深圳、常州高新区两种模式的比较

  伴随国民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土地管制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城市工业园区的发展 逐步进入存量挖潜时代,并引发了大量的工业用地更新活动。正如物质空间的背后是资本与权 力交织的逻辑,用地更新的背后是围绕着空间的不断博弈,其关键和难点在于平衡利益相关者 间的权力和权益。然而在现有制度环境中,更新博弈往往受限于产权制度和博弈失衡,更新工 作也面临着多输的困境。从空间博弈的基本机制出发,探讨...

常州发布7宗地块预公告总面积590亩保证金缴纳规则调整

常州发布7宗地块预公告总面积590亩保证金缴纳规则调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常州发布7宗地块预公告,总面积590亩,保证金缴纳规则调整   好地网7月8日讯(研究员 周吉羊)今天,常州发布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预公告,共7宗住宅地块。   总土地面积39.36万方 (590.44亩),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