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湖畔“长出”近零碳园区
宋剑湖,常州四大湖泊之一,碧波澄澈、候鸟翩翩。由此向南驱车约10分钟,便来到了宋剑湖光电科技港,这里新材料企业林立,产业“集群”之势扑面而来。
本月,该产业园区入选全市首批近零碳园区试点。制造业是碳排放大户,且影响上下游产业,企业林立的产业园区如何实现近零碳排放?
走进摩泰金属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车间,可以看到多个顶天立地的蓄水池,成分不同的废水通过不同管道输送至此,经过pH调节、气浮、混凝、沉淀等工艺,蕞终变为可重新利用的回用水。“企业引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将出水全部回用于厂内生产,零外排。”工作人员蒋逸飞说。
摩泰是一家高级装饰面板压纹模具生产商,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市场占有率行业内前三。工作人员成欣桐介绍,企业正在申报绿色工厂,满足客户绿色低碳要求,提升综合竞争力。
常州经开人才科创发展有限公司园区运营部门祝妍雯介绍,作为市级节水型园区,宋剑湖光电科技港生产制造类企业全部实现了废水近零排放,全年节约用水约10万吨。园区规上企业全部完成“智改数转网联”诊断。
实现“近零碳”,不仅企业发力,园区也持续加大绿色投入。“几个月后,就能看到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形成一个个屋顶‘发电厂’。”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微电网项目总监戚晓波介绍,园区正打造光伏长廊、光伏车棚,预计每年生产绿电超690万千瓦时,实现园区光伏发电100%就地消纳,年均碳排放量下降约37%,年用电量减少约21%。
常州经开区打造的强大的“碳管家”——能碳智慧平台,将接入园区智慧管理平台,采集企业的能源与碳排放数据,开展智能分析。“以平台碳足迹功能举例,能为企业每个产品节省5至8万元费用。”江苏擎天科技集团技术专家廖迪宇说。
宋剑湖光电科技港所处的遥观镇,近年来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推进工艺流程再造。同时壮大新兴产业规模,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遥观镇高标准打造多个“花园办公+研发中心+无污染制造”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向低能耗、低碳化发展。同时全面布局覆盖18平方公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宋剑湖生态新城,打造多元功能复合共生的新型园区,加速实现片区精彩嬗变。
根据全市相关部署,常州经开区发布三年行动方案,重点选择绿色产业园区、外贸出口相对集中的园区、科创产业园区以及部分绿色工厂,推进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工厂试点。同步开展近零碳工厂培育和新型智能微电网、光储充一体化场站建设,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打造绿色数智开发区。
常州经开区在全市率先试点打造小微企业危废收集体系,打造绿色涂料集聚区、中小企业固废集中公用环保设施项目等多个“绿岛”项目,提供小量危废收集、转运、处置一体化服务,降低中小企业治污成本,涂料、地板家具等产业集群迎来新生。
常州经开区获评全国首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含“绿”量、增长含“金”量不断提升。(常景轩)
常州宋剑湖光电科技港,这里新材料企业林立,产业“集群”之势扑面而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