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经开二十载|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转变
初秋时节,漫步在运河边的玉兰森林长廊,一边是如画的运河美景,一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十多年前,这里还是大片的农田和零散的企业。
然而,当距离3公里外的钟楼经济开发区启动区破土而出时,这片土地也开始了“萌动”,随着常州大数据产业园等各类项目的相继落地,这里迎来了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一场蝶变。今年,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成立,未来,这片土地将衍生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产业将与新城再次有机融合。
区域的发展,是产业与城市互促、互融的过程。城市,为产业发展创造环境,吸引人才。而产业,为城市发展输入动力,提供资金。20年来,钟楼经开区的城乡面貌改善、生态魅力凸显,产业承载力和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融合发展进入快车道的钟楼经开区,成绩显著,令人瞩目。
每天清晨,钟楼经开区人力资源局工作人员沈女士到家门口的梧桐苑生鲜市集买好菜,吃过早饭便赶到单位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非常方便,通勤时间不超过一刻钟。”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她已维持了十多年。这十多年,也正是钟楼经开区华丽嬗变的十多年,作为一名参与者、见证者,她的感触代表着一代钟经开人的切身感受。
2012年,沈女士搬到了梧桐苑小区。这个小区,是钟楼经开区建设的第5个居民集中居住区,小区周边当时除了青枫公园、梧桐苑农贸市场、钟楼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以及北港卫生院外,没有更多生活配套。随后近十年的发展,让沈女士感受到了产城融合的春风扑面而来,钟楼国际汽车城、常州妇幼保健院、宝龙广场、地铁2号线……从十多年前休闲购物必去老城厢,到如今家门口就能“承包”所有的衣食住行购,梧桐苑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上升。
而变化还不仅于此,今年5月,总投资额1200万元的梧桐苑农贸市场“变身”为智能生鲜市集,智慧化监控、智慧化检测与溯源等功能一应俱全。梧桐苑小区也进行了全面的智慧化改造。“这十多年家门口的巨大变化,作为一名亲历者、参与者,内心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沈女士如是说。
近年来,钟楼经开区突出片区整体开发的系统性和阶段性,打造区域一流高品质社区,以“城市设计、空间美学”为追求,打造产城融合新名片,并依托古运河、新运河、南运河勾勒的运河水环生态廊道,布局多组团、多中心的15分钟生活圈,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发展的“三生”融合新形象。
20年前,钟楼经开区从5平方公里的一个产业园开始启动,在十多年时间里形成了北港、新闸特色片区。然而,大部分“智造”企业分布在各个工业园,彼此间缺乏协同,不能形成合力。建立一个专门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入驻,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数企”与“智造”相融合,迫在眉睫。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应运而生,其中,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是蕞为典型的企业。
微亿智造从AI检测设备起步,至今已攻克600种算法模型,可以把人工智能以极简的方式带入每一个工厂、每一条产线,打通AI落地到制造企业的“蕞后一公里”。去年下半年以来,微亿智造已为我市600多家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使更多中小工业企业快速迈入智能化新赛道。在微亿智造服务的一家3C工厂,三期项目共部署了百余台AI智能外观检测设备,替代了1500多名质检员,节约超1亿元人力成本,3C工厂16个月就收回了投资。不仅如此,智能化AI检测还使检测准确度从95%提升至99%。
微亿智造所处的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是常州首家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已集聚京东、阿里巴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微亿智造等200多家行业重点企业。目前,钟楼经开区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单位43家,占全区比重46.7%,增加值占全区比重79.9%,是钟楼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在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没有传统产业园里的车来车往、机器轰鸣的生产景象,只有电波和流量交织成一双双无形而有力的“手”,连接起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市场。在产业园的292家企业中,蕞具代表性的当属江苏智云天工科技有限公司,由其牵头打造的“超级虚拟工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链接700多家企业、6万余台设备,在消化企业部分剩余产能的同时,通过产能协同帮助工厂逐步打造自有品牌。
多年来,钟楼经开区始终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在补链、延链、强链上精准发力,坚持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构建产城融合的创新生态。
走进智云天工,舞动的机械臂、闪光的摄像头、大屏上不断刷新的各类数据……“超级虚拟工厂”正在5G技术的加持下,助力数百家企业走出困境寻求突破。通过“超级虚拟工厂”对消费数据、消费者进行精准分析、精准画像,智云天工不仅可以为企业找到消费者需求的爆款类产品,还可以为企业精准对接上下游供应链。今年以来,“超级虚拟工厂”已为华南、华东数百家中小企业派发数百张订单。
这么多家“牛企”为何相中钟楼经开区?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钟楼经开区持续多年在城市建设上发力,以“三生”融合为目标打造生态宜居城。有了美丽家园,有了营商环境,以城市发展促进产业发展才有了良好的土壤。
推动更高质量的产城融合发展,钟楼经开区从提升城市品质入手,展开了大刀阔斧的城市改造提升工程。
从20年前的一片农田,到十年前的路网成型,再到如今的产业生态圈初具规模,钟楼经开区在优化空间布局上不断前行。2021年,钟楼经开区启动“新港融合片区”城市设计,推进“新闸智能制造片区”布局优化调整,完成北港老街片区、新闸凤凰河以西片区控规修改方案;完成大运河南岸滨河绿地建设,新增绿化面积5.5公顷,玉兰森林廊道继续延伸。
钟楼经开区正全力打造凤凰河—童子河生态绿廊、新运河—古运河玉兰活力廊道:重塑常州科技街,创设“Hi街”IP,通过铺装改造及景观优化,强化街区主题特色,打造现代化国际商务街区;加快布局城市高端服务业,快速推进“有迈159”“油罐公园”等工业遗存改造,有迈总部依托南岸老厂打造的一站式运动空间已正式开业,油罐公园改造预计9月底开工建设;完成“青野人才公寓”“新运·泊寓”等各类人才公寓改造,逐步搭建起近悦远来的“引育用留”人才发展环境。
供图:王栋 钟楼区委宣传部 钟楼经济开发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