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机制硬核支撑高新区“双战双胜”
武进新闻网讯(记者 王宁)日前,武进国家高新区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到账外资3亿元,约占全区的9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16亿元,同比增长33%。
这串漂亮数字的背后,是高新区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考验下,迎难而上,千方百计给企业出实招、疏“堵点”,让经济发展不停步。面对再次严峻的疫情形势,高新区创新构建“三全”机制,发动园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硬核支撑“双战双胜”。
自禄口机场疫情发生以来,高新区迅速行动,周密部署。高新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靠前指挥,头部时间出台《关于严格落实涉及南京来常相关人员疫情防控措施的紧急通知》《关于涉及南京、境内外中高风险地区来常人员及进口货物管控要求的通知》等文件,对人员摸排和管控要求进行具体部署,形成各单位、部门上下左右协同联动责任链条,连夜将上级有关操作口径和人员管控要求进行通知明确,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近期全国疫情呈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的态势,各地防控措施不断收紧、防疫政策不一,还随着疫情发展形势而变更,如何让职工头部时间掌握真实有效的信息?
高新区创新自制“防疫宝典”,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告知、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宣传普及疫苗接种、防疫要求、防疫知识等。同时,加大园区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宣传,引导企事业单位、个人加强防控意识,营造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
高新区是武进工业企业的重要集聚地,园区内共有各类企业上万家,加强疫情防控刻不容缓。高新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行“网格化+铁脚板+大数据”防疫实战机制,将园区企业划分为四大网格,并在去年14个网格小组的基础上新增了长三角模具城和建筑工地小组,同时将今年23个新竣工、未竣工项目纳入网格排查管控。组织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200余人,定期深入网格内每家企业,对厂区内外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措施“双到位”。
“黑科技”也为高新区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硬”对之力。早在去年初,高新区就创新开发了职工健康信息采集系统、来常职工隔离登记系统、隔离信息管理系统等六大系统,常态化开展企业人员信息采集、处理。随着疫情形势再度严峻,高新区智慧平台再度发挥快速处理海量信息的优势,今年以来,共完成员工个人申报23743人,完成辖区13所学校日常测温455827人次,85处员工宿舍进出人员身份证识别249544人次。防疫“健康码”门禁立柱通过“健康码”查验及人证比对,日均识别约1500人次。
7月22日晚,当得知园区两家企业有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高新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连夜驻企业进行指挥,指导企业做好消杀、排查、流调等工作。次日凌晨,当确认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党工委领导才离开厂区。随后,为这两家企业安排上门全员核酸检测,确保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硬。
如何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高新区不仅给出了项目落地“蕞优解”,也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提供了众多可复制经验。疫情期间,《中以常州创新园双招双引奖励办法》《关于促进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先后出台。2020年以来,59个“高科技、国际化、犹太+”项目落户园区,举行26场“云路演”,达成合作意向180余个;“中以创新汇”平台上线余条,促成技术合作项目13个。
疫情发生以来,高新区密集出台系列硬核政策,为园区企业送来“及时雨”。建立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通过“一对一挂钩,点对点包干”,实行“专班化”推进。同时,重大项目党员突击队走进企业,针对土地、资金、安全生产等需求和困难提供“全周期”服务,通过代办、协办、企业零跑腿等服务,打造投资创业“直通车”。
在一流软硬环境的加持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高新区正拨开疫情的阴霾,焕发全新的活力,地区经济呈现出高位运行、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