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看园区|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半年考”成绩单来了!
经济开发区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承载重大项目、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常州广播电视台、常州市商务局联合策划的《奋进“532”稳中求进看园区》全媒体新闻行动,分别走进常州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重点聚焦今年以来各大园区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怎么“稳”、如何“进”,生动反映开发区在“532”发展战略中的探索实践。
《奋进“532” 稳中求进看园区》
今年1-6月,常州滨开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63.6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新材料产业规模企业实现产值270.3亿元,同比增长31.3%;新医药行业实现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208.6%。
记者采访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文君(右)。
新材料是常州滨开区的支柱产业,园区内相继签约落户中简科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科创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逐步形成“3+1+X”产业生态体系,即:以三大龙头企业为支撑,打造国家级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中心,形成一条上下游、横向纵向、产业链条完整的集聚氛围,不断擦亮常州“东方碳谷”金名片。
与此同时,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新医药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补增强链,打造“创新药谷”。正在加紧建设的常州合全药业有限公司三期项目,计划2023年底投入使用,将集聚3000多名科学家,为新医药领域形成强有力的智力氛围。
当前,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锚定“千亿级产业园区”目标,以新材料、新医药两大产业为支撑,精准聚焦重大项目,大力推进“创智新高地、城市新中心、滨江宜居城”建设,全力书写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推动“智改数转”是国家、省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常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贺尔碧格传动技术(常州)有限公司,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内,5.2秒可完成一件车用变速箱齿套拉削,30秒可完成一件齿套基础加工,7天可完成一套成品,比传统加工方式缩短5天,人力节省30%,智慧生产平台用大数据指导生产,企业提质增效,计划也能赶上变化。
企业是“智改数转”的主体,为引导企业,在这堂“必修课”中争优创先,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按下“智改数转”发展“加速键”,依托“智改数转”,抢占产业链“智”高点。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智改数转”赋能产业转型
全年新增市级以上智能车间(工厂)4个;全年新增市级以上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3个;全年新增市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家。
全年力争新增“星级上云”企业25家以上
全年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4家。
6月起对辖区内130家工业制造企业开展“智改数转”专家诊断服务工作,分析指导企业下一步智改数转方向,加速“智改数转”赋能产业转型。
紧盯冲刺全年目标,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实施优质项目招引行动、重大项目推进行动、企业创新发展行动、“智改数转”赋能行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动、服务业跃升行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八大行动”计划,奋力冲刺千亿级园区。
长江大保护,要有大格局和大视野。
作为常州唯一的临江板块,常州滨开区积极探索可持续绿色转型发展新途径,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实现沿江一公里化工企业全部“清零”,建成沿江岸线米生态复绿和景观湿地,新增绿地近3000亩。
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原址的办公楼被保留下来,建成全省首个“工业遗址式”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按照“应拆尽拆、应绿尽绿”的原则,有的企业直接就地关停,有的企业直接转战,用新的工艺技术来支撑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
从企业腾退到生态修复、连片复绿,沿江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蝶变”。望湿地芦苇成荫、看江豚水中腾跃的景象正在成为现实。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渔港码头、龙港码头、省庄河生态廊道等一个个临江亲江生态休闲节点串联起来,为市民提供了“处处皆景”的绿色生态空间。
长江沿岸“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图景正不断显现。
我们希望在草长莺飞的春天,小朋友们在绿地花草丛中奔跑,自由地放飞手中的风筝,就像放飞追逐人生的梦想一样,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实践,绘就真正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让幸福写进沿江百姓美好的生活。
记者:王硕 袁媛 卢昊 张品阳 沈毅
【如需转载 请保持图文完整 拒绝任意删改】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