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治理服务高质量发展 夯实生态环境基础 常州创新探索开发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源头治理,服务高质量发展 夯实生态环境基础 常州创新探索开发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百姓民生福祉,是生态环境人孜孜不倦的事业追求。省生态环境厅把2021年确定为“源头治理年”,一年来,全省各地按照“源头治理年”的主题定位,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必做分内事,坚持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在服务民生、服务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新年来临之际,小环推出部分典型做法,供大家互学借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起步之年。开发区是常州市发展的优势所在,是常州市经济建设的“主阵地”,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为全方位加强开发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快补齐省级以上开发区生态环境治理短板,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尤其是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走在前列,常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开发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忠华表示,实施开发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是常州立足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的重大创新举措。常州市统筹集成园区环境管理的要求,通过全面“体检”,专项施策,从管理制度的软件到各类环境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全面提升,来实现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是通过开展工业园区及周边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测算,有效实施以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过去由于监测监控能力不足,对企业、工业园区的排污总量无法进行实质性的监测和控制,即便是开展污染源普查,也不能实现排污总量的实时监控、动态管理,无法说清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到底排放多少污染物。
在获悉省生态环境厅启动开发区相关工作后,常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响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理清工作思路,自我加压超前谋划部署,印发了开展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生态环境高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在省内率先探索开展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率先启动环保提升助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以上开发区,率先编制完成《江苏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实施方案》《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实施方案》和《江苏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并上报市、区生态环境局。
近年来,常州市各级开发区针对不同环境问题开展过多次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各类整治工作往往侧重点不同,无法全面解决园区的环境管理问题,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发展,新问题也不断出现。为此,周忠华要求,各开发区要根据《开展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生态环境高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认真开展自查,对关键问题关键节点和痛点堵点,制定任务要有针对性和实操性,要明确职责抓落实,实做细做早做。
在《通知》要求的指引下,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工作坚持管理部门引导、园区主体推进、专业第三方指导的方式开展。常州市生态环境局以生态环境高质量提升作为重要着力点,从规划环评、落实“三线一单”、实施污染物限制限量管理、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强化监测监控能力、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统筹推进“565”任务的要求,具体包括开展5项自查,排查存在问题;推进6项重点任务,厚植发展潜力;强化5项工作举措,优化服务保障。
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织编制了《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环境高质量提升方案》,并逐步按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力求在三年时间内,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此外,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即将下发的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四至范围的批复,《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预计2022年1月底完成修改上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专家评审;《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预计2022年1月底上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评审。
园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贵在坚持。为了跟踪监督进展情况,确保高质量发展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常州市建立了常态化调度机制,自5月组织专项行动推进会以来,每周定期由园区上报工作进展,并实施各开发区主要领导每周调度和局分管领导“每月调度”制度。通过相应的协调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园区工作动态,并在头部时间针对问题给予回应,避免走弯路、错路。
滨江经济开发区是常州市生态环境管理的重点区域,滨开区化工产业管理局局长吴网根介绍:“我们通过专项行动要求,积极开展自查自检,围绕生态环境短板制定了6个方面21条重点任务,在监测监控能力建设方面,全面构建监测监控网络体系,已完成水文地质调查勘察孔18个、水文试验井7个、长期监测井253个,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全面摸清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现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面提升了园区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园区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完成了化工园区污水管网‘明管化’改造以及民生环保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已创成‘绿色化工园区创建单位’。”
在吴网根看来,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实现螺旋式升级,环境治理得好,为未来发展留下空间,不管是实现“二次创业”还是引进重大项目都更有底气。
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工程,推行减污降碳,强化监测监控能力、构建风险防范体系。武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周冬梅表示:“对开发区的环保工作,如何做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管理,是下一阶段我们目前需要探索实践的重点任务。”目前,武进国家高新区已开展实施71家重点企业废气业专项整治和2个村级以上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推进14家重点涉气单位安装废气在线家企业雨污分流整改。
“这项创新工作在推动开发区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优化了产业布局,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周冬梅强调,这对开发区来说,是推进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通过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高质量提升行动,常州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提升规划环评效力,增强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主导优势产业链,助推开发区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绿色集聚发展水平。强化“三线一单”管理,明确开发区在区域空间格局中的布局和定位,推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加强开发区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各部门协作合力,理顺各项任务的责任分工。同时也提升开发区承载服务能力,助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重点企业提高产能,确保园内各企业生产发挥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螺旋式升级。
对于未来工作,周忠华表示:“现阶段,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在经济结构等改善速度较慢的情况下,通过末端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空间越来越少,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所体现出的源头管控作用更为明显。虽然专项行动后面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是,越是情况复杂,越是形势多变,越是滩多浪急,我们生态环保工作就越需要更强的斗争精神,总结、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下一步,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推进开发区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细落实,督促实施方案中各项工作措施尽快落实见效,加快督促相关园区的规划环评的落实与完善、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和联网,督促园区内自动监测的工业企业“全联全控”,为下一步限值限量管理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力争在2023年,各省级以上开发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列。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