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区砥砺奋进三十载勇立潮头再出发
8月28日,常州国家高新区举行高质量发展大会,热烈庆祝常州国家高新区成立30周年,共同总结过去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向全国一流高新区建设新征程迈进。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头部批国家级高新区,常州高新区三十年争先进位,在综合实力上体现了“高新担当”;三十年坚守实业,在产业创新上彰显了“高新定位”;三十年锐意攻坚,在改革开放上展示了“高新作为”。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提升至全国第21位,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3位。常州高新区已然成为敢为人先的发展标兵、筑巢引凤的投资胜地、创新创业的奋斗沃土。
常州高新区这三十年,是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三十年。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成为蕞早获批的52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02年4月,新北区建区,与常州高新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
2003年,江苏启动实施了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常州高新区借助两次行政区划调整的空间条件,先后规划了高新区、新龙区和新港区3个组团,建立了国家环保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特色专题园区和产业基地,开通了海关直通点、长江常州港一类口岸、出口加工区等重大开放功能。
2009年,恰逢启动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和江苏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常州高新区加快创新型经济转型,建设了光伏、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等四大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二次创业”。
2015年以来,常州高新区又迎来了国家推动“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江苏建设“一中心、一基地”“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常州高新区围绕实业立区、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目标,开启了“三次创业”的新征程,版图扩容至509平方公里,步入“国际化带动、城市化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今天的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800亿元台阶,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41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90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1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在全市挑大梁、站前列,国家高新区排名跃升至全国第21位,真正实现了从田园郊区向现代新区的华丽转身。
常州高新区这三十年,是开放创新、产业跃升的三十年。
“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链式发展,入围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市一半以上;1至7月累计签约优质项目50个,总投资384亿元,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加速布局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美敦力康辉科技园、药明康德合全药业分别投资10亿美元、15亿美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夯实产业链基础。常州高新区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厚植产业根基,把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自主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两年斩获17个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位列2021年度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第21位,“博士后”工作室为企业原始创新添动能……30年来,常州高新区把敢为善为融入发展基因,把创新写在城市扉页上。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安泰创明新能源材料(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如今的常州高新区,创新平台星罗棋布,创新主体生机盎然,创新资源快速集聚。
今天的高新区,累计培育上市公司16家、总市值突破3000亿元,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840家,全市首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区总部成功落户,35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区投资,“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集群乘风破浪正远航。
常州高新区这三十年,是共建共享、和谐发展的三十年。
从一条通江路开始,30年间,这里建立起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公、铁、水、空”全方位综合运输格局,“三港一区”打通“大动脉”,跨江融合 “桥头堡”、中轴枢纽“强支点”潜力无限。通江大道、龙江路、长江路等“五纵十横”城区骨架全面拉开;龙江路高架、地铁1号线、长江常州港、奔牛国际机场、高铁北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全面投运;文化广场、奥体中心、常州博物馆、新龙生态林、新龙湖公园等城市符号和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常泰长江大桥、高铁新城加快建设,产城融合、能级跃升其兴可待。
生态美,生活美。近5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9.6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148元,企业养老保险征缴收入累计达47.38亿元,改造提升老旧小区66个,社会文明指数程度保持全市头部……三十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生产、生活、生态交相辉映,产业、城市、居民和谐相融。
今天的高新区,人们在高铁地铁、机场港口中融入都市圈、链接全世界。人们在江南环球港、汉江路风情街等人气打卡地,寻找精致生活、释放青春活力。人们在沿江绿地上漫步,在新龙生态林中驻足,在一个个家门口的“城市绿肺”中流连忘返。人们对于教育、医疗、养老等高品质生活的愿景,已然或正在变为幸福实景。
在常州国家高新区举行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新北区委书记、常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庆说,全区上下以建设“全国一流、苏南引领、全市示范”的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匠心打造“现代高新、活力高新、开放高新、秀美高新、幸福高新、和谐高新”六张名片,勇攀更高的发展目标,抢抓更大的发展机遇,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分享更多的发展果实,更加有为地承担起自主创新“国家队”、区域发展“主力军”的使命担当,在转型速度、创新浓度、管理高度、民生厚度等多个维度,保持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率先。
常州高新区将全力做强门户枢纽,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苏锡常都市圈等重大机遇,加速跨江融合、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城市能级加快跃升。将打造产业地标,坚持专注专业,加快培育“1115”大企业集团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着千亿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加速迈进。将集聚创新动能,加快碳纤维国家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平台建设,精准发力高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育,推动“关键变量”成为“蕞大增量”。将聚焦城市气质,依托高铁新城建设,持续抬高城乡的融合标线,把好宜居的生态红线,守牢安全的责任底线,不断增强经济承载力、人口吸附力。将持续办好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高新区居民的生活充满幸福的味道。通讯员 谢佳妮 陈莘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奔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