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天宁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质效不断提升

admin9个月前 (09-24)常州产业信息43

  2019年4月24日,在市行政中心惠风厅召开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根据发布会安排,各天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倪云泽向媒体介绍了天宁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情况。

  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8月,由原常州东南经济开发区和常州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归并整合而成。2016年,区委区政府积极抢抓区划调整机遇,启动实施天宁经济开发区东扩工程,开发区区域面积达55平方公里,包括青龙街道、雕庄街道、东青片区三个板块。

  近年来,开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践行发展新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1.经济发展体量。2018年,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2亿元,增长5.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8亿元,增长1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完成实际到账外资1.23亿美元,占全区实际到账外资的81%。在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位列第38位,三年来名次提高了15位。

  2.工业经济规模。现有工业企业2406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07家,上市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10家。形成纺织服装、智能电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五大传统主导产业,2018年完成纳税销售426亿元,税收42亿元。

  3.服务业经济情况。现有服务业企业4783家,其中规上服务业企业376家,以批发、建筑、房地产为主导产业。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11.5亿元,税收9.4亿元。

  4.科技创新能力。现有高新技术企业5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值的40%,占全区的62%。共有23个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国家级3个,省级10个,市级10个,院士工作站(室)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研发机构27个。国家驰名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15个,省名牌产品6个。拥有科技型领军人才120余名。

  近两年,开发区深入贯彻“一特三提升”要求、坚持“1+4”产业导向——“1”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招引新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方向的产业;“4”即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及轻型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形成了以检验检测、军民融合、航天云网、智能驾驶、互联网+新经济、文化体育产业园区为载体,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开发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瞄准战略定位,创新发展模式,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产业招引落地,加快特色产业集聚,拓展投入产出效益,为开发区发展提供新动力。加快产业招引,近两年累计引进项目300余个、总投资208亿元。其中,内资项目214个、总投资184亿元,外资项目8个、总投资3.7亿美元,完成实际到账外资2.6亿美元。先进制造业项目73个、总投资156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43个、总投资47亿元。以检验检测、军民融合、智能驾驶、文化体育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渐成型。推动项目建设,近两年来,共实施重点项目109个,总投资520.4亿元,已竣工投产项目56个,2019年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500.7亿元,其中,航天科工常州工业互联网研发中心为省重点项目,此外有市重点项目10个。强化基金投资,成立弘祺基金、组建母基金,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提升投入产出效益。关注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通过与度量衡资本、彬复资本等资本合作,已完成航天云网、苏州巨细等12个直投项目,在谈拟落地拟投资项目6-8个。成立弘祺科技小贷,为产业招引和小微科创型企业发展增加金融服务途径。

  坚持把未来智慧城作为天宁“一号工程”来推进,坚持规划引领,邀请中国城市研究院、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杰恩为区域发展进行高起点定位,构建了一网两核多片区的整体架构,即生态绿网,行政商务智核和东青居住核,工业互联、检验检测、电子商务、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主的产业片区。坚持空间整备,2017年以来,区域内累计拆迁民房2201户、面积66.7万平方米,签约企业138家、面积60.4万平方米,清结地面附着物1万亩,释放5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坚持基建先行,由中交建按照PPP项目实施,总投资75亿元,构建“三横五纵”路网体系,总长为38.96公里,已开工建设15公里。

  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布局,着力打造垂直开发区。瞄准都市产业、城区经济,新建载体容积率要求不低于2.0—2.5,招引项目每平方米开票销售不低于2万元,亩均产出达到2000万元。通过企业入园、产业上楼,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使产业用地达到面积倍增效果。如苏南智城土地面积199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容积率达到2.5,为今后总部类、研发类、创新类、互联网+新经济类产业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如琉璃光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土地104亩,面积13.6万方,容积率2.0。

  针对开发区载体不足的问题,重点聚焦盘活企业存量,加速腾笼换鸟。成功利用康贝载体打造“互联网+新经济”产业园、泰勒斯达厂房打造深兰机器人项目、普凡特载体打造军民融合产业,租用大娘水饺载体打造创业中心孵化器、曼淇威载体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现累计收购30余家企业,60万平方米,新安置企业300余家,文化创意产业园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典型案例。旭荣针织建成智能化印染集成系统;船用电缆实现电缆智能化生产;亚玛顿超薄双玻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智能制造车间被评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changzhou.021cf.cn/index.php/post/148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检源行”共建在行动

“检源行”共建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2-01-26 15:32来源: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字号:[]   为贯彻落实省检察院、省自然资源厅《“检源行”党建联盟共建协议》,经经开区检察院和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分局共同协商,定期联合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   1月26日,分局邀请经开区检察院、遥观镇相关领导进行座谈,围绕自然资源执法领域若干疑难复...

出行更方便!常州市首条“健康巴士”正式开通运营!

出行更方便!常州市首条“健康巴士”正式开通运营!

  常州市首条“健康巴士”正式开通运营!   潞城公交中心站、东城路潞横路、常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华丰路东方路、东方二路华丰路、东城路东方二路、东城路芙蓉大道、丁剑路东城路、丁剑路长青路、丁剑路新河路、戚墅堰实验中学南、观墩花苑、管墩桥、花溪公园东、戚机厂干休所、戚机厂、常州七院站。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不仅是我市东部地区的医疗中心,还是一家是以老...

博俊科技: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修订稿)

博俊科技: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修订稿)

  博俊科技: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修订稿)   2022-05-30 00:02:15   声 明 本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本募集说明书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

发改委:《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氢能发展战略规划》被德国环保部选为重点推介项目

发改委:《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氢能发展战略规划》被德国环保部选为重点推介项目

  据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消息,2020年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编制的《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氢能战略发展规划》被德国环保部开放日选为重点项目推介。   氢能与燃料电池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对推动新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发展氢能产业方面,常州产业优势明显、氢资源丰富、园区和企业积极性高,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江苏低碳发展项目...

喜报!常州市17个单位和8人获表彰

喜报!常州市17个单位和8人获表彰

  29日上午,全省群众体育先进表彰大会在泰州国际金陵酒店举行,大会对2018-2021年度全省群众体育先进代表进行表彰,交流近年来群众体育工作开展经验做法,部署下一阶段群众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副省长陈星莺、省体育局局长陈少军出席活动。   全省共有206个单位获“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110名同志获“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我市17个单位获“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市局利用处赴横林调研指导跨境电商挂牌工作

市局利用处赴横林调研指导跨境电商挂牌工作

  日,市局自然资源利用处处长蒋芸率队赴横林镇指导跨境电商地块挂牌工作。经开区中心所所长何贤挺、横林服务站负责人蒋建新参加会议。   横林镇副书记吴志建介绍了跨境电商项目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地块挂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蒋芸处长针对提出的重点、疑难问题,结合地块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指导意见。   下一步,横林服务站将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快推进跨境...

市生态环境局赴常州经济开发区现场指导推进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赴常州经济开发区现场指导推进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工作

  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是通过开展工业园区及周边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测算,有效实施以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环境管理制度,是今年我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以下简称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工作视频推进会议精神,8月10日市生态环境局赴常...